不應該把程式都印出來一個一個看。
應該直接去執行他,打點 printf ,觀察他的行為,觀察函式與函式之間的關係。
Sadless is a good man, but you can not see it through.
2007年11月14日 星期三
2007年10月15日 星期一
2007年9月12日 星期三
鹽的生活小常識
鹽的妙用-食品效用
1. 清洗蔬菜 11. 增加咖啡風味
2. 防止食物黏鍋 12. 增加肉類風味
3. 去除洋蔥味道 13. 煮荷包蛋
4. 去除雞鴨的新生毫毛 14. 剝蛋殼
5. 防止褐變 15. 增加蔬菜脆度
6. 剝胡桃 16. 改進馬鈴薯的質地
7. 味道更甜 17. 加速凝結
8. 保持牛奶的新鮮度 18. 縮短烹調時間
9. 試驗蛋的新鮮度 19. 打奶油、打蛋白
10. 預防乳酪發霉 20. 湯太鹹的補救方法
鹽的妙用-清潔效用
1. 去除汗漬 19. 清洗杯垢
2. 去除血跡 20. 清洗砧板
3. 去除熨斗上附黏物 21. 清洗冰箱
4. 運動鞋除臭 22. 清洗油膩的鍋子
5. 清洗柳條傢俱 23. 清除葡萄酒漬
6. 清洗油污的毯子 24. 清洗熱水容器
7. 化泛黃為光澤 25. 清洗銅鍋
8. 延長掃帚的使用期限 26. 清洗鋼琴鍵
9. 清洗水槽、排水口 27. 減少媒煙
10. 保養玻璃器皿 28. 除去天井雜草
11. 去除咖啡壺苦味 29. 撲滅因油脂而引起的火焰
12. 清洗烤箱 30. 減少烤肉的煙
13. 清洗黃銅器 31. 鮮花持久
14. 去除霉污或鐵鏽 32. 使花色鮮明
15. 清洗變色的銀器 33. 使野葛藤枯死
16. 清除蛋漬 34. 吸煙不易成癮
17. 清洗花瓶 35. 避免道路結冰
18. 去除餐桌上的印痕 36. 防止廢輪胎孳生登革熱病媒蚊
鹽的妙用-健康效用
1. 漱口水 15. 抗濕疹
2. 清潔牙齒 16. 去除青春痘
3. 臉部按摩 17. 消除香港腳
4. 有助玉手恢復柔潤 18. 紓解脖子和肩膀酸痛
5. 消除腳部疲勞 19. 減輕腹痛
6. 減少螫痛 20. 消除肩痛
7. 治蚊蟲咬傷 21. 減少泡沫
8. 消除眼部腫脹 22. 玻璃不結霜
9. 消除疲累 23. 避免蠟燭滴蠟油
10. 去除老化的皮膚 24. 使海綿恢復原形
11. 去除刺青 25. 使飯別具風味
12. 固定人造花 26. 防止竹筍老化
13. 保護秀髮 27. 使豆腐不易發酸
14. 使毛髮再生 28. 除蝨及降低氣味
1. 清洗蔬菜 11. 增加咖啡風味
2. 防止食物黏鍋 12. 增加肉類風味
3. 去除洋蔥味道 13. 煮荷包蛋
4. 去除雞鴨的新生毫毛 14. 剝蛋殼
5. 防止褐變 15. 增加蔬菜脆度
6. 剝胡桃 16. 改進馬鈴薯的質地
7. 味道更甜 17. 加速凝結
8. 保持牛奶的新鮮度 18. 縮短烹調時間
9. 試驗蛋的新鮮度 19. 打奶油、打蛋白
10. 預防乳酪發霉 20. 湯太鹹的補救方法
鹽的妙用-清潔效用
1. 去除汗漬 19. 清洗杯垢
2. 去除血跡 20. 清洗砧板
3. 去除熨斗上附黏物 21. 清洗冰箱
4. 運動鞋除臭 22. 清洗油膩的鍋子
5. 清洗柳條傢俱 23. 清除葡萄酒漬
6. 清洗油污的毯子 24. 清洗熱水容器
7. 化泛黃為光澤 25. 清洗銅鍋
8. 延長掃帚的使用期限 26. 清洗鋼琴鍵
9. 清洗水槽、排水口 27. 減少媒煙
10. 保養玻璃器皿 28. 除去天井雜草
11. 去除咖啡壺苦味 29. 撲滅因油脂而引起的火焰
12. 清洗烤箱 30. 減少烤肉的煙
13. 清洗黃銅器 31. 鮮花持久
14. 去除霉污或鐵鏽 32. 使花色鮮明
15. 清洗變色的銀器 33. 使野葛藤枯死
16. 清除蛋漬 34. 吸煙不易成癮
17. 清洗花瓶 35. 避免道路結冰
18. 去除餐桌上的印痕 36. 防止廢輪胎孳生登革熱病媒蚊
鹽的妙用-健康效用
1. 漱口水 15. 抗濕疹
2. 清潔牙齒 16. 去除青春痘
3. 臉部按摩 17. 消除香港腳
4. 有助玉手恢復柔潤 18. 紓解脖子和肩膀酸痛
5. 消除腳部疲勞 19. 減輕腹痛
6. 減少螫痛 20. 消除肩痛
7. 治蚊蟲咬傷 21. 減少泡沫
8. 消除眼部腫脹 22. 玻璃不結霜
9. 消除疲累 23. 避免蠟燭滴蠟油
10. 去除老化的皮膚 24. 使海綿恢復原形
11. 去除刺青 25. 使飯別具風味
12. 固定人造花 26. 防止竹筍老化
13. 保護秀髮 27. 使豆腐不易發酸
14. 使毛髮再生 28. 除蝨及降低氣味
2007年9月4日 星期二
背景執行 ~ bg / fg / & / screen / Ctrl_a+d
http://linux.vbird.org/linux_basic/0440processcontrol.php
執行程式
Ctrl_Z (中斷程式)
bg (背景執行)
fg (帶到前景)
=============================
或是 > command & 也可以(&放後面)
=============================
screen 用法:
C-a d -> detach,將目前的 screen session (可能含有多個 windows) 丟到後臺執行
screen -r
There are several suitable screens on:
6263.pts-1.ec-base (Detached)
6382.pts-1.ec-base (Detached)
screen -r 6263
Ctrl_a+d 暫時離開 screen
Ctrl_d 關閉screen
http://blog.roodo.com/albertarea/archives/3358957.html
http://tavi.debian.org.tw/index.php?page=screen
執行程式
Ctrl_Z (中斷程式)
bg (背景執行)
fg (帶到前景)
=============================
或是 > command & 也可以(&放後面)
=============================
screen 用法:
C-a d -> detach,將目前的 screen session (可能含有多個 windows) 丟到後臺執行
screen -r
There are several suitable screens on:
6263.pts-1.ec-base (Detached)
6382.pts-1.ec-base (Detached)
screen -r 6263
Ctrl_a+d 暫時離開 screen
Ctrl_d 關閉screen
http://blog.roodo.com/albertarea/archives/3358957.html
http://tavi.debian.org.tw/index.php?page=screen
自訂工作路徑 .bashrc
由於是隱藏檔,所以要用 ls -a 才看得到。
有很多個,都會放在登入的那個路徑下。
如, .login、.cshrc、.tcshrc、.bashrc、.bash_profine、.bash_login
可能會跟系統不同而不同。
我試著更改了 .bashrc 裡面的 cd / 變成 cd /panos
就可以把登入的位置改到別的地方去,重新登入後,那些 .bash* 檔 都會自動移到/panos該路徑下。
改 .bashrc 裡面的東西,terminal 要重新開一個才有用。
有很多個,都會放在登入的那個路徑下。
如, .login、.cshrc、.tcshrc、.bashrc、.bash_profine、.bash_login
可能會跟系統不同而不同。
我試著更改了 .bashrc 裡面的 cd / 變成 cd /panos
就可以把登入的位置改到別的地方去,重新登入後,那些 .bash* 檔 都會自動移到/panos該路徑下。
改 .bashrc 裡面的東西,terminal 要重新開一個才有用。
chmod ~ 更換權限
chmod XXX filename
數字越大,權限越低。
r w x
4+2+1 = 7
chmod 421 filename
得到
-r___w___x 這個權限
而這三個數字 分別代表是 "自己"、"同group的人"、"其他人" 的權限。
數字越大,權限越低。
r w x
4+2+1 = 7
chmod 421 filename
得到
-r___w___x 這個權限
而這三個數字 分別代表是 "自己"、"同group的人"、"其他人" 的權限。
2007年8月17日 星期五
35歲前要做的33件事
35歲前要做的33件事
「今天不做,明天就要後悔!」
倘若不想給自己的人生留下太多遺憾,請在35歲做好33件事!
第一步建立開闊的人生格局
第二步建立自己的「人生目標清單」
第三步建立自己的人脈存摺。
第一步 建立開闊的人生格局
第1件事:確立鮮明的個人風格
要建立鮮明的個人風格,可以利用行銷人常用到的4個P!
1. Product 產品 2. Price 價格 3. Place 通路 4. Promotion 宣傳。
第2件事:永遠心向陽光的生活態度
第3件事:重新定義「中年」
第4件事:得到「心靈復原力」
第5件事:簡約生活
第6件事:懷抱一個偉大的夢想,緊抓現實的當下
第7件事:養成每天讀取新聞的好習慣
第8件事:培養良好的睡眠習慣
熬夜工作或娛樂,現在常常被形容為一種時尚的生活方式,言下之意似乎是只有小公務員、小老百姓才會按時上下班,買菜做飯,過著乏味的生活。這是絕對錯誤的導向!
第9件事:制定自己的keep fit計畫
第10件事:擁有謙沖致和的態度
第11件事:一定要擁有一次人生的大挫折
第12件事:豐富自身內涵
受歡迎的人總是有健談的口才及多才多藝。準備兩個「保留節目」,豐富自身國學基礎,會讓你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第13件事:每週三次整理(反省)自身
曾子說:「吾日三省吾身」,一位偉大的君子,每天都會利用各種時間反省自己當下在身語意上所犯的錯,及可能傷害到別人的地方,使自己的德行日臻圓融,智慧日益增長。身處在如此紊亂環境的我們,又該如何去增益自己為人處世的智慧呢?
第二步 建立自已的「人生目標清單」
第14件事:定下人生的目標清單
人生就好像是一場旅行:各處到了一到,看到不同的風景;出發的時候你有同伴,中間可能又換了另外的同伴,路上一定會遇到不同的人;有時候你還會停下來,告訴別人你的故事……
第15件事:對世界懷抱一個希望
這個世界上讓人憂慮的事情太多。即使盡一己之力對於解決問題毫無裨益,但仍應該懷抱希望。就像全球最大非營利企業「慈濟」的開端,只是來自証嚴法師的一個慈悲的「念頭」。
第16件事:產生令自己有價值的獨門創意
世界每天都在變,產業脈動在變、經濟趨勢在變,連自然災難型式都不斷在變。怎麼在自己生命黃金時期,產生領先甚至超越善變世局的自我核心價值,其祕密就在能否找到或產生屬於自己的獨門創意。
第17件事:考幾張證照
第18件事:至少進一次大公司
所謂大公司並不是指規模大的公司,而是指各行各業中口碑和風評領先的公司,大公司不一定好,但卻是35歲以前累積工作資歷的重要方法。
第19件事:為事業而不是為工作奔波
許多人往往在生命的黃金時期為工作、公司或看不見的股票,每天工作超時,體力透支。賺到名片上好看的頭銜、薪資條上的滿足。在老闆大力呼籲投資大戶買進該公司的股票,甚至尾牙請來大明星、送出豪華跑車時,這些在工作上打拼的員工卻同時賣掉了他們的肝臟、心臟、脾、肺、腎等器官的健康,也失去了與家人、朋友相處的時間。請為自己想要的生活工作,而不是讓自己被工作奴役了。
第20件事:搞定外語
第21件事:保持不間斷的學習律動
動起來,讓自己重新開始不斷學習,並且維持學習的律動,高人一等,不難。
第22件事:擁有屬於自己的金錢規劃
「一個人一生要花多少錢?」這是所有人都感興趣的好話題。最近有人把這個數字計算了出來,說在台北這樣的城市,一對夫婦一生的金錢消耗是七千萬元。聽起來有點嚇人吧,而這個數字只能滿足基本的小康生活。
第23件事:離群索居十天、一個月
第24件事:背著背包去走走
要旅行就背著背包,一個人或三五好友,脫離自己的文化圈,去體會不同的文化和生活。
第25件事:培養一種自己獨享的趣味
第26件事:選擇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節奏
第27件事:擁有一個自己的角落
忙忙碌碌的人生當中,總要偶爾抽出一點時間來,躲在自己的角落裏,稍稍地享受一下。
第28件事:做一次義工
第29件事:見一個「夢中人」
第三步 建立自己的人脈存摺
第30件事:只需和少數人保持和諧關係
有一句話這麼說:「多一個朋友多一條路。」所以許多人會在已然筋疲力盡的下班之後,努力再撲向一個又一個飯局,在假日裏參加張三李四邀約的聚會,或者怕錯過了認識大人物的機會。因此不免會陷入複雜的關係泥潭,忙碌不堪,心靈也不堪其擾。和認識或不認識的人應酬不但身體疲累;而且和太多的人交際會大大增加焦慮感和壓力。
第31件事:真的可以說不
如果你渴望按照自己的想法生活,你真的得學會溫和而堅定地說「不」。
第32件事:對父母許諾必不可少
第33件事:結交幾個知己
我想如果我說每個人都應該交一個知己,大概沒有人會反對吧。已故的武俠小說家古龍說:「朋友就是不分尊卑貴賤、職業高低的,朋友就是朋友。朋友就是你在天寒地凍的時候,想起來心中含有一絲絲暖意的人。」
「今天不做,明天就要後悔!」
倘若不想給自己的人生留下太多遺憾,請在35歲做好33件事!
第一步建立開闊的人生格局
第二步建立自己的「人生目標清單」
第三步建立自己的人脈存摺。
第一步 建立開闊的人生格局
第1件事:確立鮮明的個人風格
要建立鮮明的個人風格,可以利用行銷人常用到的4個P!
1. Product 產品 2. Price 價格 3. Place 通路 4. Promotion 宣傳。
第2件事:永遠心向陽光的生活態度
第3件事:重新定義「中年」
第4件事:得到「心靈復原力」
第5件事:簡約生活
第6件事:懷抱一個偉大的夢想,緊抓現實的當下
第7件事:養成每天讀取新聞的好習慣
第8件事:培養良好的睡眠習慣
熬夜工作或娛樂,現在常常被形容為一種時尚的生活方式,言下之意似乎是只有小公務員、小老百姓才會按時上下班,買菜做飯,過著乏味的生活。這是絕對錯誤的導向!
第9件事:制定自己的keep fit計畫
第10件事:擁有謙沖致和的態度
第11件事:一定要擁有一次人生的大挫折
第12件事:豐富自身內涵
受歡迎的人總是有健談的口才及多才多藝。準備兩個「保留節目」,豐富自身國學基礎,會讓你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第13件事:每週三次整理(反省)自身
曾子說:「吾日三省吾身」,一位偉大的君子,每天都會利用各種時間反省自己當下在身語意上所犯的錯,及可能傷害到別人的地方,使自己的德行日臻圓融,智慧日益增長。身處在如此紊亂環境的我們,又該如何去增益自己為人處世的智慧呢?
第二步 建立自已的「人生目標清單」
第14件事:定下人生的目標清單
人生就好像是一場旅行:各處到了一到,看到不同的風景;出發的時候你有同伴,中間可能又換了另外的同伴,路上一定會遇到不同的人;有時候你還會停下來,告訴別人你的故事……
第15件事:對世界懷抱一個希望
這個世界上讓人憂慮的事情太多。即使盡一己之力對於解決問題毫無裨益,但仍應該懷抱希望。就像全球最大非營利企業「慈濟」的開端,只是來自証嚴法師的一個慈悲的「念頭」。
第16件事:產生令自己有價值的獨門創意
世界每天都在變,產業脈動在變、經濟趨勢在變,連自然災難型式都不斷在變。怎麼在自己生命黃金時期,產生領先甚至超越善變世局的自我核心價值,其祕密就在能否找到或產生屬於自己的獨門創意。
第17件事:考幾張證照
第18件事:至少進一次大公司
所謂大公司並不是指規模大的公司,而是指各行各業中口碑和風評領先的公司,大公司不一定好,但卻是35歲以前累積工作資歷的重要方法。
第19件事:為事業而不是為工作奔波
許多人往往在生命的黃金時期為工作、公司或看不見的股票,每天工作超時,體力透支。賺到名片上好看的頭銜、薪資條上的滿足。在老闆大力呼籲投資大戶買進該公司的股票,甚至尾牙請來大明星、送出豪華跑車時,這些在工作上打拼的員工卻同時賣掉了他們的肝臟、心臟、脾、肺、腎等器官的健康,也失去了與家人、朋友相處的時間。請為自己想要的生活工作,而不是讓自己被工作奴役了。
第20件事:搞定外語
第21件事:保持不間斷的學習律動
動起來,讓自己重新開始不斷學習,並且維持學習的律動,高人一等,不難。
第22件事:擁有屬於自己的金錢規劃
「一個人一生要花多少錢?」這是所有人都感興趣的好話題。最近有人把這個數字計算了出來,說在台北這樣的城市,一對夫婦一生的金錢消耗是七千萬元。聽起來有點嚇人吧,而這個數字只能滿足基本的小康生活。
第23件事:離群索居十天、一個月
第24件事:背著背包去走走
要旅行就背著背包,一個人或三五好友,脫離自己的文化圈,去體會不同的文化和生活。
第25件事:培養一種自己獨享的趣味
第26件事:選擇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節奏
第27件事:擁有一個自己的角落
忙忙碌碌的人生當中,總要偶爾抽出一點時間來,躲在自己的角落裏,稍稍地享受一下。
第28件事:做一次義工
第29件事:見一個「夢中人」
第三步 建立自己的人脈存摺
第30件事:只需和少數人保持和諧關係
有一句話這麼說:「多一個朋友多一條路。」所以許多人會在已然筋疲力盡的下班之後,努力再撲向一個又一個飯局,在假日裏參加張三李四邀約的聚會,或者怕錯過了認識大人物的機會。因此不免會陷入複雜的關係泥潭,忙碌不堪,心靈也不堪其擾。和認識或不認識的人應酬不但身體疲累;而且和太多的人交際會大大增加焦慮感和壓力。
第31件事:真的可以說不
如果你渴望按照自己的想法生活,你真的得學會溫和而堅定地說「不」。
第32件事:對父母許諾必不可少
第33件事:結交幾個知己
我想如果我說每個人都應該交一個知己,大概沒有人會反對吧。已故的武俠小說家古龍說:「朋友就是不分尊卑貴賤、職業高低的,朋友就是朋友。朋友就是你在天寒地凍的時候,想起來心中含有一絲絲暖意的人。」
2007年8月6日 星期一
linux 按了 Ctrl+S 只要桉 Ctrl+Q 即可恢復
linux 按了 Ctrl+S 只要桉 Ctrl+Q 即可恢復。
Ctrl+S:暫停螢幕輸出
Ctrl+Q:恢復螢幕輸出
常常用 Putty 去 SSH Server 寫 code,結果忘記是 vi,習慣存檔按下 Ctrl+S,結果 Putty 好像就會呆在那邊不動,以前都以為是連線斷掉。問了小白馬之後,才知道,按下 Ctrl+Q 就可以回來嚕。
Ctrl+S:暫停螢幕輸出
Ctrl+Q:恢復螢幕輸出
常常用 Putty 去 SSH Server 寫 code,結果忘記是 vi,習慣存檔按下 Ctrl+S,結果 Putty 好像就會呆在那邊不動,以前都以為是連線斷掉。問了小白馬之後,才知道,按下 Ctrl+Q 就可以回來嚕。
2007年7月24日 星期二
2007年6月9日 星期六
802.11 相關
無線通訊系統從距離上分,大體上形成了無線廣域網路(WWAN)、無線區域網路(WLAN)和無線個人網路(WPAN)。
無線區域網路的第一個標準802.11由IEEE在1997年正式確認,它是所有後續協議的基礎。
在實體層定義了三種具體的實體訊息通道:紅外方式、跳頻方式和直接序列擴頻方式,採用BPSK和QPSK兩種調變方式,數據傳輸速率為1Mbps和2Mbps,工作在ISM 2.4GHz頻段。
其MAC層定義了數據訊框格式、多址方式、訊息通道共享模式以及網路結構和安全性等。
802.11b/a/g主要在實體層上做出改進。

802.11n試圖增加實體層數據訊息通道的使用,提高速度,使超過100Mbps的速率不再是夢想,甚至有報導稱可以達到320Mbps的最高速率。
802.11i/e/f等標準主要在MAC層上對無線區域網路的安全性、QoS控制和漫遊等方面
802.11h是歐洲版的‘802.11a’
802.11j是日本版的‘802.11a’
802.11k是為方便WLAN網路管理而設
802.11m用於對802.11各標準進行維護
802.11p主要應用於智慧交通領域的無線連接
802.11r對802.11的快速漫遊進行了改進將能保證焦點間連接的無縫性
802.11s對802.11增加了mesh網路的支援。
無線區域網路的第一個標準802.11由IEEE在1997年正式確認,它是所有後續協議的基礎。
在實體層定義了三種具體的實體訊息通道:紅外方式、跳頻方式和直接序列擴頻方式,採用BPSK和QPSK兩種調變方式,數據傳輸速率為1Mbps和2Mbps,工作在ISM 2.4GHz頻段。
其MAC層定義了數據訊框格式、多址方式、訊息通道共享模式以及網路結構和安全性等。
802.11b/a/g主要在實體層上做出改進。

802.11n試圖增加實體層數據訊息通道的使用,提高速度,使超過100Mbps的速率不再是夢想,甚至有報導稱可以達到320Mbps的最高速率。
802.11i/e/f等標準主要在MAC層上對無線區域網路的安全性、QoS控制和漫遊等方面
802.11h是歐洲版的‘802.11a’
802.11j是日本版的‘802.11a’
802.11k是為方便WLAN網路管理而設
802.11m用於對802.11各標準進行維護
802.11p主要應用於智慧交通領域的無線連接
802.11r對802.11的快速漫遊進行了改進將能保證焦點間連接的無縫性
802.11s對802.11增加了mesh網路的支援。
2007年6月6日 星期三
車齡超過八年,要換修的都是一些價格較高的零件
(轉載)更新日期:2007/06/06 07:10 記者:記者趙惠群、丁萬鳴/台北報導
開車族》超齡老車 還有50萬輛趴趴走
現在很多開車族為了節省預算不敢換車,許多人也以為開中古舊車比買新車划算,但其實太舊的車子殘值有限,常常抵不過維修保養費,汽車專家建議,超過八年以上的車子,最好少碰。
近兩年正逢八至十年一波的換車和新車銷售高潮,但因為不景氣,消費者換車意願下降,去年台灣地區新車銷售衰退三成二,今年又衰退近兩成,出現換車遲延效應,全台至少有五十萬輛以上逾十年老車還在街上跑。
和泰汽車經理楊湘泉表示,一輛八年原價七十萬元的兩千西西國產中型房車,熱銷車款在中古車市場可能不到二十萬元,非熱銷車甚至十萬元不到或者更低,但車主如果想再開五、六年,要負擔的潛在維修成本,可能會超過二十萬元。
楊湘泉指出,單是同樣的車型,因車型世代不同,新舊車型的油耗表現很可能就差了一公里。如果你開的是七到八年的舊款車,加上引擎老化,一公升燃油可行駛里程數就可能差三到四公里。
如果以此差距換算,一年平均行駛一萬公里,同樣的油錢,開新車型一年至少可以多跑兩千公里。
福特六和汽車副總經理張偉昌表示,消費者對購車心存觀望,希望開老車多撐幾年,其實老車維修成本高,車齡達到一定程度,要更換的重要零件愈來愈多,養老車比買新車更貴。
和泰汽車公關經理楊湘泉說,車齡超過八年,要換修的都是一些價格較高的零件,若以老車的殘值來計算,開超齡老車,相當不划算。
超零老車最常要更換的零件,包括:避震系統、變速箱、底盤傳動軸、轉向系統、車子的冷卻系統,零件不但價格高得嚇人,工錢也比零件更貴,即使改用再生零件也不便宜。
汽車專家指出,車齡到了六、七年後,很多橡膠都會開始氧化、變硬甚至龜裂,不僅會影響乘坐時的舒適性,在高速操控時,穩定性也會變差,可能有安全上的顧慮。
車主還得面對一項難以計算的成本,那就是「可靠性」,車子半途拋錨的機率大增,可能在趕路的時候車子故障,耽誤大事。
福特六和副總張偉昌表示,如果善加利用目前台灣新車價格仍偏低的時機,選擇適合個人用車習慣、性能較佳、車價和維修費用比較合理的新車,會比開超齡老車划算。
開車族》超齡老車 還有50萬輛趴趴走
現在很多開車族為了節省預算不敢換車,許多人也以為開中古舊車比買新車划算,但其實太舊的車子殘值有限,常常抵不過維修保養費,汽車專家建議,超過八年以上的車子,最好少碰。
近兩年正逢八至十年一波的換車和新車銷售高潮,但因為不景氣,消費者換車意願下降,去年台灣地區新車銷售衰退三成二,今年又衰退近兩成,出現換車遲延效應,全台至少有五十萬輛以上逾十年老車還在街上跑。
和泰汽車經理楊湘泉表示,一輛八年原價七十萬元的兩千西西國產中型房車,熱銷車款在中古車市場可能不到二十萬元,非熱銷車甚至十萬元不到或者更低,但車主如果想再開五、六年,要負擔的潛在維修成本,可能會超過二十萬元。
楊湘泉指出,單是同樣的車型,因車型世代不同,新舊車型的油耗表現很可能就差了一公里。如果你開的是七到八年的舊款車,加上引擎老化,一公升燃油可行駛里程數就可能差三到四公里。
如果以此差距換算,一年平均行駛一萬公里,同樣的油錢,開新車型一年至少可以多跑兩千公里。
福特六和汽車副總經理張偉昌表示,消費者對購車心存觀望,希望開老車多撐幾年,其實老車維修成本高,車齡達到一定程度,要更換的重要零件愈來愈多,養老車比買新車更貴。
和泰汽車公關經理楊湘泉說,車齡超過八年,要換修的都是一些價格較高的零件,若以老車的殘值來計算,開超齡老車,相當不划算。
超零老車最常要更換的零件,包括:避震系統、變速箱、底盤傳動軸、轉向系統、車子的冷卻系統,零件不但價格高得嚇人,工錢也比零件更貴,即使改用再生零件也不便宜。
汽車專家指出,車齡到了六、七年後,很多橡膠都會開始氧化、變硬甚至龜裂,不僅會影響乘坐時的舒適性,在高速操控時,穩定性也會變差,可能有安全上的顧慮。
車主還得面對一項難以計算的成本,那就是「可靠性」,車子半途拋錨的機率大增,可能在趕路的時候車子故障,耽誤大事。
福特六和副總張偉昌表示,如果善加利用目前台灣新車價格仍偏低的時機,選擇適合個人用車習慣、性能較佳、車價和維修費用比較合理的新車,會比開超齡老車划算。
2007年5月30日 星期三
肚臍下用力往內縮,肚臍上用力往外頂?
今天在研究一個有趣的唱歌技巧,將肚臍下用力往內縮,肚臍上用力往外頂,感覺唱起來聲帶會比較輕鬆。純粹是感覺,沒有實證。
最近在研究超級星光大道裡面的楊宗煒,覺得他的聲音穿透力很強,帶有很豐沛的感情,聲音有特殊的啞音與磁性。我嘗試著用它的技巧,感覺是用胸腔共鳴,用喉嚨發聲。這個唱法唱出來的感覺的確很有味道,很容易表現悲傷的情緒,可是不知道為什麼,這樣唱的時候,我很快的就覺得聲帶緊了,不舒服,整個人聲音會啞掉,沒辦法唱太多首。感覺這種唱法,很像張學友的唱法,只是更加的去使用聲帶。比較起以前,使用林志炫的鼻腔共鳴,差別很大。鼻腔共鳴唱歌很輕鬆,聲帶不會啞,但是我不知道要怎麼表現更強的感情;胸腔共鳴的話,由與會有種低沉嗓音的共鳴,所以聲音會很厚,而感情的表現度比較強烈,可是感覺對聲帶的傷害很大。
最近在研究超級星光大道裡面的楊宗煒,覺得他的聲音穿透力很強,帶有很豐沛的感情,聲音有特殊的啞音與磁性。我嘗試著用它的技巧,感覺是用胸腔共鳴,用喉嚨發聲。這個唱法唱出來的感覺的確很有味道,很容易表現悲傷的情緒,可是不知道為什麼,這樣唱的時候,我很快的就覺得聲帶緊了,不舒服,整個人聲音會啞掉,沒辦法唱太多首。感覺這種唱法,很像張學友的唱法,只是更加的去使用聲帶。比較起以前,使用林志炫的鼻腔共鳴,差別很大。鼻腔共鳴唱歌很輕鬆,聲帶不會啞,但是我不知道要怎麼表現更強的感情;胸腔共鳴的話,由與會有種低沉嗓音的共鳴,所以聲音會很厚,而感情的表現度比較強烈,可是感覺對聲帶的傷害很大。
2007年5月25日 星期五
不會消失的夜晚~歌詞
作詞:劉曉華/蘇見信/傅超華/黃邁可/孫志群 作曲:劉曉華
不知道你否記得昨天 妳是我這輩子最思念的人
到如今妳已不在身邊 妳的笑在我心底徘徊
不知道妳現在是否寂寞 未來妳有妳自己的路要走
才明白妳已不再承諾 這人生到底帶點荒謬
冰封了所有的永遠 切不斷對妳的眷戀 還記得那天 妳說愛我不變
就算是輸了全世界 也想再聽妳說一遍 我要妳永遠在我身邊
沈睡的人會自由飛翔 在這不會消失的夜晚
任憑一切都化成雲煙 對妳的思念永遠不變
阿信演唱
不知道你否記得昨天 妳是我這輩子最思念的人
到如今妳已不在身邊 妳的笑在我心底徘徊
不知道妳現在是否寂寞 未來妳有妳自己的路要走
才明白妳已不再承諾 這人生到底帶點荒謬
冰封了所有的永遠 切不斷對妳的眷戀 還記得那天 妳說愛我不變
就算是輸了全世界 也想再聽妳說一遍 我要妳永遠在我身邊
沈睡的人會自由飛翔 在這不會消失的夜晚
任憑一切都化成雲煙 對妳的思念永遠不變
阿信演唱
2007年5月22日 星期二
我的歌都句句唱得太滿~
今天,曾婉婷和她的學姊給了我幾個很中肯的建議。她們聽了我唱"城裡的月光"之後,告訴我說,我轉音、抖音都用得太多了,聽起來不舒服。而且一首歌不應該每一句都唱得那麼滿,像我這樣每一句都唱得很滿,雖然聽起來是好聽的,但是沒感覺,甚至不舒服。也就是說,句子的飽滿的程度,也是表現的方法之一,可以斟酌使用。
2007年5月21日 星期一
SB 800 + Jasden 碗公 婚攝心得
這次是第二次拍結婚,有了SB-800和Jasden碗公的助陣,幾乎沒有失敗的照片,因為快門速度都可以有1/60秒,人物都可以凍得住,不會震動。四顆電池大約可以拍攝550張左右,不過後來我有調成ISO 400,所以有省一些電,很可惜還是沒有撐到最後;如果全部都要用ISO 200拍攝的話,我想拍400張應該沒有問題。
不過,由於柔光罩會把光散開,也會吃掉一些光,所以基本上,超過6公尺,光線似乎就不夠力量了。比較遠的要使用直打才推得到,效果可能較為死硬,比較好的方式應該是把nikon的小型柔光罩帶著,我想用在遠距離的時候應該會很好用,下次有機會試試看。
這次使用閃燈柔光罩時,分別使用了兩種反光片,白色與金色。一開始迎娶的時候使用的是白色的反光片;後來到了唐朝飯店,使用的是金色反光片。本來的想法是,日光燈下面使用白色的,黃光下面使用金色的;不過,在日光燈下使用白色反光片的時候,似乎人物都稍顯白了些。而在黃光燈泡下,使用金色反光片的時候,反而使得顏色過暖。所以這次調整白平衡的時候,花了不少時間...。下次可以試著在日光燈管下,用金色補光;在黃色燈泡下,用白色補光?說不定效果會更好,不過純屬猜測,等待下次實驗。








不過,由於柔光罩會把光散開,也會吃掉一些光,所以基本上,超過6公尺,光線似乎就不夠力量了。比較遠的要使用直打才推得到,效果可能較為死硬,比較好的方式應該是把nikon的小型柔光罩帶著,我想用在遠距離的時候應該會很好用,下次有機會試試看。
這次使用閃燈柔光罩時,分別使用了兩種反光片,白色與金色。一開始迎娶的時候使用的是白色的反光片;後來到了唐朝飯店,使用的是金色反光片。本來的想法是,日光燈下面使用白色的,黃光下面使用金色的;不過,在日光燈下使用白色反光片的時候,似乎人物都稍顯白了些。而在黃光燈泡下,使用金色反光片的時候,反而使得顏色過暖。所以這次調整白平衡的時候,花了不少時間...。下次可以試著在日光燈管下,用金色補光;在黃色燈泡下,用白色補光?說不定效果會更好,不過純屬猜測,等待下次實驗。








2007年5月17日 星期四
青菜不要用燙的! 英研究:水煮花椰菜抗癌物損失七成
(Yahoo 健康新聞)
花椰菜具有抗癌作用,但是英國一項研究警告,如果用水煮花椰菜,會把其中的抗癌成分損失達七成,因此研究報告建議,烹煮花椰菜最好用蒸的,用炒的,或者微波,就是別用水煮的。
英國瓦威克大學針對不同烹調方式對花椰菜、青花菜、甘藍菜(高麗菜)等十字花科蕓薹屬蔬菜抗癌效果的影響進行研究,發現這類青菜中的抗癌成分硫配糖體會在水煮過程中流失,青花菜燙5分鐘,硫配糖體損失15%,10分鐘損失40%,30分鐘損失達77%,花椰菜(白色)燙30分鐘損失75%,高麗菜損失65%,包心菜中的這種成分則損失58%。
過去的醫學研究已經證實,這類蔬菜中的硫配糖體會促使人體產生對抗癌症的酵素,有助於防癌和預防心血管疾病。研究負責人醫學博士索納里教授說,「如果你想獲得一天吃五份蔬菜的最大健康效果,就不要用水煮的,應該考慮用蒸的,或者微波。」
研究中使用的蔬菜都是從當地超市購買後30分鐘內送回實驗室測驗,烹調方式包括:水煮、蒸、微波和炒,以水煮的影響最大。研究測試的其他方式,蒸0到20分鐘,微波0到3分鐘,以及炒0到5分鐘,硫配糖體的流失都不明顯。研究人員也測試青菜買回後的儲存方式的影響,結果發現,以一般家用冰箱和室溫環境來說,除非存放超過7天會讓硫配糖體些微流失之外,影響並不多。
但是如果儲存環境非常低溫,例如冷凍在攝氏零下85度,花椰菜在解凍過程中會破壞這類抗癌物質,流失約33%。切菜方式的影響大致上也不多,研究人員只有在把這些菜切得很細時發現有明顯的流失,切後六小時硫配糖體損失約75%。
針對瓦威克大學的這份研究,英國營養學基金會營養學家丹尼指出,水煮青菜也會破壞其他營養成分,如維他命C和葉綠素,這項研究讓人們更了解最好的蔬菜烹調方式,她認為,用蒸和微波是最好的,「如果你要用水煮的,也盡可能縮短水煮的時間,而且不要加鹽,因為其他飲食中已經吃進太多鹽分了。」
花椰菜具有抗癌作用,但是英國一項研究警告,如果用水煮花椰菜,會把其中的抗癌成分損失達七成,因此研究報告建議,烹煮花椰菜最好用蒸的,用炒的,或者微波,就是別用水煮的。
英國瓦威克大學針對不同烹調方式對花椰菜、青花菜、甘藍菜(高麗菜)等十字花科蕓薹屬蔬菜抗癌效果的影響進行研究,發現這類青菜中的抗癌成分硫配糖體會在水煮過程中流失,青花菜燙5分鐘,硫配糖體損失15%,10分鐘損失40%,30分鐘損失達77%,花椰菜(白色)燙30分鐘損失75%,高麗菜損失65%,包心菜中的這種成分則損失58%。
過去的醫學研究已經證實,這類蔬菜中的硫配糖體會促使人體產生對抗癌症的酵素,有助於防癌和預防心血管疾病。研究負責人醫學博士索納里教授說,「如果你想獲得一天吃五份蔬菜的最大健康效果,就不要用水煮的,應該考慮用蒸的,或者微波。」
研究中使用的蔬菜都是從當地超市購買後30分鐘內送回實驗室測驗,烹調方式包括:水煮、蒸、微波和炒,以水煮的影響最大。研究測試的其他方式,蒸0到20分鐘,微波0到3分鐘,以及炒0到5分鐘,硫配糖體的流失都不明顯。研究人員也測試青菜買回後的儲存方式的影響,結果發現,以一般家用冰箱和室溫環境來說,除非存放超過7天會讓硫配糖體些微流失之外,影響並不多。
但是如果儲存環境非常低溫,例如冷凍在攝氏零下85度,花椰菜在解凍過程中會破壞這類抗癌物質,流失約33%。切菜方式的影響大致上也不多,研究人員只有在把這些菜切得很細時發現有明顯的流失,切後六小時硫配糖體損失約75%。
針對瓦威克大學的這份研究,英國營養學基金會營養學家丹尼指出,水煮青菜也會破壞其他營養成分,如維他命C和葉綠素,這項研究讓人們更了解最好的蔬菜烹調方式,她認為,用蒸和微波是最好的,「如果你要用水煮的,也盡可能縮短水煮的時間,而且不要加鹽,因為其他飲食中已經吃進太多鹽分了。」
2007年5月14日 星期一
《一周書訊》忠誠第二-什麼特質排第一,能讓老闆都想爭取你?
■作者:Lorenzo, David V.
■出版:大是文化
如何讓老闆搶著用你?忠誠第二,那什麼是第一呢?
作者大衛.羅倫佐30歲就當上公司的總經理,他指出,許多人抱怨,老闆不賞識他,升遷老跳過他,自認和別人一樣努力,為什麼會有不一樣的結果?關鍵點就在於:你是把自己的生涯交給老闆掌握、還是自己掌握?如果你下定決心,自己做自己的「老闆」,掌握自己的前途,你要有哪些能力呢?以下是本書作者由自己的生涯歸納出的10點心得︰
1.成功者總能掌握先機。(感覺是基本,不過很難做得到)
2.成為具備事業熱誠的人。(也就是對於事業投注全部的心力)
3.別只看眼前的狀況,培養策略性思考能力。(也就是要提前往後看,往未來佈局)
4.用小目標完成大目標。(這個我很欠缺,也就是要行遠自邇,不要眼高手低)
5.贏家不等幸運來敲門,他們努力不懈、抓準時機。(所以平時就要努力,儲存能力)
6.每次人際互動做好準備。(這我有在做)
7.從建立個人品牌的能力決勝負。(我想,是把自己的名字經營成品牌,也就是有口碑的意思,想做什麼事,就會想到他)
8.製造自己的傳奇─成功者的人都擅長推銷自己。(可是要謙虛,我覺得啦)
9.變身說服大師─生涯要成功就必須實現你的想法。(所以要有能力實現自己的想法)
10.提升自己被利用的價值。(其實也就是能力)
■出版:大是文化
如何讓老闆搶著用你?忠誠第二,那什麼是第一呢?
作者大衛.羅倫佐30歲就當上公司的總經理,他指出,許多人抱怨,老闆不賞識他,升遷老跳過他,自認和別人一樣努力,為什麼會有不一樣的結果?關鍵點就在於:你是把自己的生涯交給老闆掌握、還是自己掌握?如果你下定決心,自己做自己的「老闆」,掌握自己的前途,你要有哪些能力呢?以下是本書作者由自己的生涯歸納出的10點心得︰
1.成功者總能掌握先機。(感覺是基本,不過很難做得到)
2.成為具備事業熱誠的人。(也就是對於事業投注全部的心力)
3.別只看眼前的狀況,培養策略性思考能力。(也就是要提前往後看,往未來佈局)
4.用小目標完成大目標。(這個我很欠缺,也就是要行遠自邇,不要眼高手低)
5.贏家不等幸運來敲門,他們努力不懈、抓準時機。(所以平時就要努力,儲存能力)
6.每次人際互動做好準備。(這我有在做)
7.從建立個人品牌的能力決勝負。(我想,是把自己的名字經營成品牌,也就是有口碑的意思,想做什麼事,就會想到他)
8.製造自己的傳奇─成功者的人都擅長推銷自己。(可是要謙虛,我覺得啦)
9.變身說服大師─生涯要成功就必須實現你的想法。(所以要有能力實現自己的想法)
10.提升自己被利用的價值。(其實也就是能力)
柔化聲音與銳利聲音的方法
呼吸用腹式呼吸,這就不用多說了。
想要柔化聲音,就把吸了氣的肚子往外頂住,即使在唱歌吐氣也要頂住;想要銳利聲音,就把肚子往內縮,縮越多聲音越硬越銳利。
PS:今天洗澡的時候忘我的唱了歌,結果忘了時間已經12點了,被"扣扣","同學,已經晚上了,不要唱歌了...。","Sorry..."
下次不敢了...Orz...Sadless
想要柔化聲音,就把吸了氣的肚子往外頂住,即使在唱歌吐氣也要頂住;想要銳利聲音,就把肚子往內縮,縮越多聲音越硬越銳利。
PS:今天洗澡的時候忘我的唱了歌,結果忘了時間已經12點了,被"扣扣","同學,已經晚上了,不要唱歌了...。","Sorry..."
下次不敢了...Orz...Sadless
2007年5月13日 星期日
Sadless 的無閃燈攝影經驗 (先調低EV吧!!)~ RAW檔的思考模式
很多時候是不能用閃燈的,比如在餐廳裡面,不想破壞用餐氣氛,也不想到打擾到其他的人用餐。在這種低光源的情況下,應該怎麼去拍攝呢?基本上,最大的問題在於快門速度。因為光線不足的關係,造成快門速度的不足(快門速度低於能穩定拍攝的速度,Sadless是1/30),除了很容易發生手震的情況,目標人物移動造成的模糊也常常是問題。Sadless 練習到目前,快門1/30約有八成左右的的成功率(目標不會有太大的移動,如坐著),若快門速度再慢一點的話(比如1/15),拍攝的成功率會非常低(約兩成)。所以,1/30的快門對於Sadless而言,是不開閃燈其最底限的快門速度;再慢,Sadless就會把內閃拿出來用。
因此,在不想開閃燈的情況下,如何提高閃燈速度變成一個問題。要提高快門速度,能調整的東西總共有三個。一個是大光圈,二個是大ISO,三則是調降EV。這篇文章主要討論的就是這三個應該怎麼調。
第一要考慮的是光圈。
光圈越大,快門速度越快,但是相對的景深越淺。當要合照的時候,大光圈會造成前後模糊問題,也就是前後的人不清楚,只有對焦平面是清楚的,所以大光圈適用於只拍攝"一個人"的時候。通常目標只有一個的話,調大光圈是第一選擇,因為光圈不會影響畫質,只會影響景深。
第二與第三考慮的,分別是ISO和EV。
每台相機的ISO堪用的情況不太一樣,以Nikon D50來說,最低是ISO 200,畫質最好;其次是ISO 400,畫質還不錯;ISO 800,畫質很粗,但尚可接受;到了ISO 1600,畫質非常粗,很難接受,大概跟X週刊拍攝的偷拍畫面差不多。ISO 調高一倍,感光元件感光速度就快一級,也就是說光圈不變的話,快門速度會快一倍。但是ISO越高,整體畫面畫質都會變糟,因為畫面顆粒會變大,而且會有很多的雜訊。
調低EV,基本上就是調低畫面亮度。原來的EV=0,當把EV-1,畫面整體亮度就會減少一半。如果直接拍攝JPG檔,再用軟體調亮的話(調Brightness,亮度),畫面的雜訊會變多,其雜訊比起調高ISO一倍還要多更多,且更加難看,因此這比起調高ISO來說,是更糟的選擇。
然而,拍攝成RAW檔案的話,情況就不同了。由於RAW檔對於亮度有較高的包容度,尤其是把暗的照片調亮,會有驚人的效果(但是亮調暗的話,依然很糟。因此,千萬不要拍攝過曝照片,因為調不回來的)。通常,將過暗的RAW檔照片調亮,只會在畫面的暗部(畫面中比較黑或暗的地方)會增加些許雜訊,而一般亮度到高亮度的區域並不太會有太大影響。因此,拍攝RAW檔的話,相較於調高ISO而言,調降EV反而是一個比較好的選擇。畢竟,調高ISO會造成整體畫面畫質下降,而調低ISO只會造成暗部細節畫質下降,不過請注意,是針對RAW檔而言;如果是JPA檔,還是調高ISO比較好。
因此,Sadless 室內攝影的經驗,通常會直接把ISO調到400,一個畫質還不錯的ISO選擇。接著,看拍攝物體是一個或是多個目標。如果是一個目標,通常就會開大光圈,比如說F2.8 甚至到F1.4,對焦平面瞄準眼睛,把目標當作人像寫真來拍。多個目標物的話,會讓大家盡量排列到讓眼睛在同一個平面,而光圈開到F4,若快門低於1/15太多的話,就開到F2.8。接著,看快門速度多少,如果低於1/30,就降低EV,也就是降低畫面亮度,回去再用軟體調,不過請記得用RAW檔拍攝。D50我目前最多都可以降到EV-1來獲得一倍的快門速度,回去再用Ninon Capture 4.4把EV調高,EV再低沒試過。通常再低,我就會選擇把內閃打開。不過有興趣的可以測試看看,說不定還可以更低,因為Nikon Capture實際上可以調高EV+2。嘿嘿,懶惰的Sadless等你們的測試報告啦....Orz...。
因此,在不想開閃燈的情況下,如何提高閃燈速度變成一個問題。要提高快門速度,能調整的東西總共有三個。一個是大光圈,二個是大ISO,三則是調降EV。這篇文章主要討論的就是這三個應該怎麼調。
第一要考慮的是光圈。
光圈越大,快門速度越快,但是相對的景深越淺。當要合照的時候,大光圈會造成前後模糊問題,也就是前後的人不清楚,只有對焦平面是清楚的,所以大光圈適用於只拍攝"一個人"的時候。通常目標只有一個的話,調大光圈是第一選擇,因為光圈不會影響畫質,只會影響景深。
第二與第三考慮的,分別是ISO和EV。
每台相機的ISO堪用的情況不太一樣,以Nikon D50來說,最低是ISO 200,畫質最好;其次是ISO 400,畫質還不錯;ISO 800,畫質很粗,但尚可接受;到了ISO 1600,畫質非常粗,很難接受,大概跟X週刊拍攝的偷拍畫面差不多。ISO 調高一倍,感光元件感光速度就快一級,也就是說光圈不變的話,快門速度會快一倍。但是ISO越高,整體畫面畫質都會變糟,因為畫面顆粒會變大,而且會有很多的雜訊。
調低EV,基本上就是調低畫面亮度。原來的EV=0,當把EV-1,畫面整體亮度就會減少一半。如果直接拍攝JPG檔,再用軟體調亮的話(調Brightness,亮度),畫面的雜訊會變多,其雜訊比起調高ISO一倍還要多更多,且更加難看,因此這比起調高ISO來說,是更糟的選擇。
然而,拍攝成RAW檔案的話,情況就不同了。由於RAW檔對於亮度有較高的包容度,尤其是把暗的照片調亮,會有驚人的效果(但是亮調暗的話,依然很糟。因此,千萬不要拍攝過曝照片,因為調不回來的)。通常,將過暗的RAW檔照片調亮,只會在畫面的暗部(畫面中比較黑或暗的地方)會增加些許雜訊,而一般亮度到高亮度的區域並不太會有太大影響。因此,拍攝RAW檔的話,相較於調高ISO而言,調降EV反而是一個比較好的選擇。畢竟,調高ISO會造成整體畫面畫質下降,而調低ISO只會造成暗部細節畫質下降,不過請注意,是針對RAW檔而言;如果是JPA檔,還是調高ISO比較好。
因此,Sadless 室內攝影的經驗,通常會直接把ISO調到400,一個畫質還不錯的ISO選擇。接著,看拍攝物體是一個或是多個目標。如果是一個目標,通常就會開大光圈,比如說F2.8 甚至到F1.4,對焦平面瞄準眼睛,把目標當作人像寫真來拍。多個目標物的話,會讓大家盡量排列到讓眼睛在同一個平面,而光圈開到F4,若快門低於1/15太多的話,就開到F2.8。接著,看快門速度多少,如果低於1/30,就降低EV,也就是降低畫面亮度,回去再用軟體調,不過請記得用RAW檔拍攝。D50我目前最多都可以降到EV-1來獲得一倍的快門速度,回去再用Ninon Capture 4.4把EV調高,EV再低沒試過。通常再低,我就會選擇把內閃打開。不過有興趣的可以測試看看,說不定還可以更低,因為Nikon Capture實際上可以調高EV+2。嘿嘿,懶惰的Sadless等你們的測試報告啦....Orz...。
2007年5月8日 星期二
國片 "練習曲" ~ 觀後感
"練習曲",是一部感覺拍得很"真",但是很粗糙的一部片。可能是因為沒錢,鏡頭不好,畫面很差。
感覺想要拍紀錄片,可是又想要有劇情,並且討論一些台灣本土的東西。相較於"摩托車日記",這部片其實可以叫做"腳踏車日記",裡面塞很多對於台灣本土一些議題的討論。主角在騎腳踏車環島旅行的路上遇到很多人,每個人或團體都會有一個議題。可是議題太多了,而且沒有太多的相關性,可以說得上相關的,就是都是在台灣會發生的事情。這樣看起來,很雜。
我當初會去看,是因為楊麗音和王月在電視節目"女郎俱樂部"的宣傳,因為陳懷恩(本片導演)是楊麗音的老公。而這部片的中心思想,"有些事情現在不做,以後一輩子也不會做了",也是我自己的一個人生哲學。因為喜歡它的中心思想,才會去看這部片。
國片我看得不多,最近的一部片是"天邊的一朵雲"。不知道為什麼,總讓我覺得台片都會想要拍很藝術性質,可是內容、連貫、劇情、娛樂性都不管。這是很奇怪的想法,電影本來就是娛樂的東西,它可以有藝術性,可是因為藝術性而將所有娛樂性的東西排除,有點本末倒置,因噎廢食。
其實看了這部片是有感動的感覺,可是,只有皮毛,不夠深。也許是我不懂電影吧...。
2007年5月7日 星期一
千里之外 (周杰倫 v.s. 費玉清)
作詞:方文山 作曲:周杰倫 合唱:費玉清
周:屋簷如懸崖 風鈴如滄海 我等燕歸來
周:時間被安排 演一場意外 妳悄然走開
周:故事在城外 濃霧散不開 看不清對白
周:妳聽不出來 風聲不存在 是我在感慨
周:夢醒來 是誰在窗台 把結局打開
周:那薄如蟬翼的未來 經不起誰來拆
費:我送妳離開 千里之外 妳無聲黑白 沉默年代 或許不該 太遙遠的相愛
費:我送妳離開 天涯之外 妳是否還在 琴聲何來 生死難猜 用一生 去等待
rap:
聞淚聲入林 尋梨花白 只得一行青苔
天在山之外 雨落花台 我兩鬢斑白
聞淚聲入林 尋梨花白 只得一行青苔
天在山之外 雨落花台 我等妳來
費:一身琉璃白 透明著塵埃 妳無瑕的愛
費:妳從雨中來 詩化了悲哀 我淋濕現在
周:芙蓉水面采 船行影猶在 妳卻不回來
周:被歲月覆蓋 妳說的花開 過去成空白
費:夢醒來 是誰在窗台 把結局打開
周:那薄如蟬翼的未來 經不起誰來拆
費:我送妳離開 千里之外 妳無聲黑白 沉默年代 或許不該 太遙遠的相愛
周:我送妳離開 天涯之外 妳是否還在 琴聲何來 生死難猜 用一生
費:我送妳離開 千里之外 妳無聲黑白 沉默年代 或許不該 太遙遠的相愛
周:我送妳離開 天涯之外 妳是否還在 琴聲何來
費:生死難猜
合:用一生 去等待
周:屋簷如懸崖 風鈴如滄海 我等燕歸來
周:時間被安排 演一場意外 妳悄然走開
周:故事在城外 濃霧散不開 看不清對白
周:妳聽不出來 風聲不存在 是我在感慨
周:夢醒來 是誰在窗台 把結局打開
周:那薄如蟬翼的未來 經不起誰來拆
費:我送妳離開 千里之外 妳無聲黑白 沉默年代 或許不該 太遙遠的相愛
費:我送妳離開 天涯之外 妳是否還在 琴聲何來 生死難猜 用一生 去等待
rap:
聞淚聲入林 尋梨花白 只得一行青苔
天在山之外 雨落花台 我兩鬢斑白
聞淚聲入林 尋梨花白 只得一行青苔
天在山之外 雨落花台 我等妳來
費:一身琉璃白 透明著塵埃 妳無瑕的愛
費:妳從雨中來 詩化了悲哀 我淋濕現在
周:芙蓉水面采 船行影猶在 妳卻不回來
周:被歲月覆蓋 妳說的花開 過去成空白
費:夢醒來 是誰在窗台 把結局打開
周:那薄如蟬翼的未來 經不起誰來拆
費:我送妳離開 千里之外 妳無聲黑白 沉默年代 或許不該 太遙遠的相愛
周:我送妳離開 天涯之外 妳是否還在 琴聲何來 生死難猜 用一生
費:我送妳離開 千里之外 妳無聲黑白 沉默年代 或許不該 太遙遠的相愛
周:我送妳離開 天涯之外 妳是否還在 琴聲何來
費:生死難猜
合:用一生 去等待
2007年5月6日 星期日
新竹該去哪玩?新竹後花園
中指山步道入口:
國道3號到竹林交流道下,走120縣道至竹東轉122縣道,沿著指標往五指山。往成豐夢幻世界叉路,右轉為成豐夢幻世界,左轉為玉皇宮,廟後方左邊即為中指山步道入口。
北埔冷泉:
國道3號到竹林交流道下,走120縣道至竹東轉122縣道,至上公館轉台三線省道至北埔,轉竹37線,沿北埔冷泉指標即可。
17公里海岸線:
國道一號到新竹交流道下,光復路直行接東大路。
國道三後到竹林交流道下,轉台68線東西快速道路,接西濱快速道路,至東大路右轉。
即可抵達新竹漁港娛樂碼頭。
搭車:
中指山步道入口:
於新竹火車站旁的新竹客運,搭乘新竹往五峰的班車,至五指山下車。山下至登山口約30分。
北埔冷泉:
於新竹火車站旁的新竹客運,搭乘往下公館或是竹東站的客運,在竹東站轉搭往北埔的班車,即可抵達北埔冷泉。
17公里海岸線:
於新竹火車站旁的新竹客運,搭乘15路公車至舊漁港,轉搭觀光公車至終點站。
國道3號到竹林交流道下,走120縣道至竹東轉122縣道,沿著指標往五指山。往成豐夢幻世界叉路,右轉為成豐夢幻世界,左轉為玉皇宮,廟後方左邊即為中指山步道入口。
北埔冷泉:
國道3號到竹林交流道下,走120縣道至竹東轉122縣道,至上公館轉台三線省道至北埔,轉竹37線,沿北埔冷泉指標即可。
17公里海岸線:
國道一號到新竹交流道下,光復路直行接東大路。
國道三後到竹林交流道下,轉台68線東西快速道路,接西濱快速道路,至東大路右轉。
即可抵達新竹漁港娛樂碼頭。
搭車:
中指山步道入口:
於新竹火車站旁的新竹客運,搭乘新竹往五峰的班車,至五指山下車。山下至登山口約30分。
北埔冷泉:
於新竹火車站旁的新竹客運,搭乘往下公館或是竹東站的客運,在竹東站轉搭往北埔的班車,即可抵達北埔冷泉。
17公里海岸線:
於新竹火車站旁的新竹客運,搭乘15路公車至舊漁港,轉搭觀光公車至終點站。
英研究:常左右轉動眼球30秒 記憶力增強一成
記者:記者賴廷奇/編譯
相信不管是學生或是上班族,增進記憶力是共同的希望。現在英國一所大學的最新研究指出,只要時常左右轉動眼球30秒鐘,就可以增加一成的記憶力!
許多人都想增強記憶力,不僅不會忘東忘西,考試內容更可以過目不忘,其實要增進記憶力比想像中的容易,英國「曼徹斯特都會大學」的最新研究報告指出,只要時常左右轉動眼球30秒鐘,就可以增加高達一成的記憶力,這是因為此動作促進左右腦的互動。
研究人員針對102位學生做實驗,結果發現有左右轉動眼球的學生,記得的資料比較多,出錯率也比較低。而該研究團隊也強調,要做此眼部運動時,一定要左右轉動眼球,上下移動是沒有效果的。
除了眼部運動以外,能夠提昇記憶力的方法還有很多,例如之前研究指出運動能夠幫助提升記憶力,喝綠茶或是紅茶也有效果,而含有「奧米加三脂肪酸」的保健聖品魚油也有功效。
雖然妙招各異,但是科學家都一致同意,酗酒和吸毒絕對有損記憶,千萬要避免。
相信不管是學生或是上班族,增進記憶力是共同的希望。現在英國一所大學的最新研究指出,只要時常左右轉動眼球30秒鐘,就可以增加一成的記憶力!
許多人都想增強記憶力,不僅不會忘東忘西,考試內容更可以過目不忘,其實要增進記憶力比想像中的容易,英國「曼徹斯特都會大學」的最新研究報告指出,只要時常左右轉動眼球30秒鐘,就可以增加高達一成的記憶力,這是因為此動作促進左右腦的互動。
研究人員針對102位學生做實驗,結果發現有左右轉動眼球的學生,記得的資料比較多,出錯率也比較低。而該研究團隊也強調,要做此眼部運動時,一定要左右轉動眼球,上下移動是沒有效果的。
除了眼部運動以外,能夠提昇記憶力的方法還有很多,例如之前研究指出運動能夠幫助提升記憶力,喝綠茶或是紅茶也有效果,而含有「奧米加三脂肪酸」的保健聖品魚油也有功效。
雖然妙招各異,但是科學家都一致同意,酗酒和吸毒絕對有損記憶,千萬要避免。
閃燈+柔光罩用法 (SB800 + JASDEN 碗公柔光罩) = 帶一個省電燈泡出門!!
數位單眼照了半年,大概已經把不用閃光燈的技巧摸得稍微清楚了一些,所以就決定去買閃光燈(Nikon SB800),往下一個目標前進,使用閃光燈補光。
我買了SB800 + JASDEM 碗公柔光罩(因為長得像一個半透明的碗,有點像7-11關東煮的那個透明蓋子,不過它是半透明的)。基本上,它跟我一開始想的用法不一樣。因為店員也不會用,所以介紹錯誤。店員介紹的時候,他跟我說"這個柔光罩直打,臉部的光線會均勻,不會有油光..." 。在我嘗試了很多的用法以及觀察這個柔光罩的行為之後,我發現一件事情,這個柔光罩是個可怕的東西,雖然看起來沒有1800的價值(一個半透明軟軟的塑膠玩意竟然要這麼貴...),不過當你知道了他的用法與原理之後,1800真的有價值...。
閃燈大家都知道,他的設計是一個接近直線的光源,所以直接打的話,光都會顯得很硬。也就是有照到的地方很亮,而沒有照的的地方很暗,光的散布並不均勻,有很明顯的斷層。SB-800有內附一個柔光罩,跟其他市面上賣的柔光罩其實概念是一樣的,基本上古往今來的柔光罩的設計都差不多,主要就是把閃燈的直射光,變成比較不規則且均勻的散射光,通常是一個塑膠盒子,大小不一。以往柔光罩設計比較像是棚燈的設計,讓光在一個棚裡面散射,再直打到你的目標,通常體積越大,效果越好。不過通常跳燈的效果還是會比直打好,這表示柔光罩並沒有達到最佳(最理想狀態)的設計功能。
然而,在觀察了我實驗的結果後,我發現,JASDEN這個柔光罩的設計,基本上並不是讓你用來直打的。直打的話你會發現,畫面的光線非常的不均勻,而且亮度明顯不足,而且還會有中央亮但邊緣失光的現象。如果你用跳燈的方式(拉到75度,甚至是90度朝天花板),反而會讓畫面非常的均勻,亮度很高,色彩非常的飽滿。然而,這個跳燈並不是"真的跳燈",因為它直打的那個方向並沒有什麼光。我有做一個實驗,就是把閃燈拉直往上,上面再用一塊黑布蓋住,讓光線沒辦法打到天花板上。即使把上面遮住了,畫面亮度依舊飽滿十足,可見得,以往跳燈所需要的"天花板"已經不再需要,這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情,這表示閃燈的用法已經不再分室內與室外,因為"天花板"已經不再被需要。
我還做了另外一個實驗,就是把室內的燈光全部關掉,呈完全漆黑狀態,然後用閃燈當主光源。照出來的照片,一點都不像是閃燈,反而就好像是室內的日光燈源一樣...,這個武器會不會太強了點?
這個柔光罩+閃燈的原理,其實就是把閃燈的直射光源,變成一個高亮度燈泡的點光源。它的組成是由一個半透明的圓型碗,上面加上一個向閃燈方向凸出的乳白色蓋子。當閃燈射出直射光後,會打在這個凸形蓋子上產生反射,這使得閃光從"直線光源"變成"點光源",實際上可以想像成凸形向內凹的蓋子上裝了一顆圓形的高亮度白色燈泡。反射光經由圓形碗狀的半透明材質混合後向外發射出來。因此,閃燈射出光線的角度從原來的直射,變為一個如燈泡般的圓形發射,而頂部的乳白色蓋子將大部份的光都反射了,所以從乳白色蓋子直射出的光反而很少(有一點,但是並不多)。圓形碗裡面可以插入一塊板子(有三種顏色:白銀金,可以控制色溫!!),可以將往後面射出的光線反射到前面,所以這不單純是個點光源,還是個前方亮度較兩邊亮度強的點光源!!
說到這,講得簡單些,就是以後使用閃燈的想法,就只要想成頭上帶了顆100W的省電燈泡就可以了。而以往所謂跳燈的角度在這裡已經不再適用。閃燈角度使用的思考反而要想成,要如何將點光源較強的正面準確的"面對"目標,以獲得均勻的補光。
以上,都仍是實驗數據,尚未經過臨床實驗。下個禮拜要去拍我女友堂哥的婚禮,實驗看看是不是真的如我所想像的這麼厲害,如果是,那真的是太可怕了,因為...,再也沒有因為太暗而拍不起來的東西了...(PS: 閃燈能使用的距離內)。 Orz
我買了SB800 + JASDEM 碗公柔光罩(因為長得像一個半透明的碗,有點像7-11關東煮的那個透明蓋子,不過它是半透明的)。基本上,它跟我一開始想的用法不一樣。因為店員也不會用,所以介紹錯誤。店員介紹的時候,他跟我說"這個柔光罩直打,臉部的光線會均勻,不會有油光..." 。在我嘗試了很多的用法以及觀察這個柔光罩的行為之後,我發現一件事情,這個柔光罩是個可怕的東西,雖然看起來沒有1800的價值(一個半透明軟軟的塑膠玩意竟然要這麼貴...),不過當你知道了他的用法與原理之後,1800真的有價值...。
閃燈大家都知道,他的設計是一個接近直線的光源,所以直接打的話,光都會顯得很硬。也就是有照到的地方很亮,而沒有照的的地方很暗,光的散布並不均勻,有很明顯的斷層。SB-800有內附一個柔光罩,跟其他市面上賣的柔光罩其實概念是一樣的,基本上古往今來的柔光罩的設計都差不多,主要就是把閃燈的直射光,變成比較不規則且均勻的散射光,通常是一個塑膠盒子,大小不一。以往柔光罩設計比較像是棚燈的設計,讓光在一個棚裡面散射,再直打到你的目標,通常體積越大,效果越好。不過通常跳燈的效果還是會比直打好,這表示柔光罩並沒有達到最佳(最理想狀態)的設計功能。
然而,在觀察了我實驗的結果後,我發現,JASDEN這個柔光罩的設計,基本上並不是讓你用來直打的。直打的話你會發現,畫面的光線非常的不均勻,而且亮度明顯不足,而且還會有中央亮但邊緣失光的現象。如果你用跳燈的方式(拉到75度,甚至是90度朝天花板),反而會讓畫面非常的均勻,亮度很高,色彩非常的飽滿。然而,這個跳燈並不是"真的跳燈",因為它直打的那個方向並沒有什麼光。我有做一個實驗,就是把閃燈拉直往上,上面再用一塊黑布蓋住,讓光線沒辦法打到天花板上。即使把上面遮住了,畫面亮度依舊飽滿十足,可見得,以往跳燈所需要的"天花板"已經不再需要,這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情,這表示閃燈的用法已經不再分室內與室外,因為"天花板"已經不再被需要。
我還做了另外一個實驗,就是把室內的燈光全部關掉,呈完全漆黑狀態,然後用閃燈當主光源。照出來的照片,一點都不像是閃燈,反而就好像是室內的日光燈源一樣...,這個武器會不會太強了點?
這個柔光罩+閃燈的原理,其實就是把閃燈的直射光源,變成一個高亮度燈泡的點光源。它的組成是由一個半透明的圓型碗,上面加上一個向閃燈方向凸出的乳白色蓋子。當閃燈射出直射光後,會打在這個凸形蓋子上產生反射,這使得閃光從"直線光源"變成"點光源",實際上可以想像成凸形向內凹的蓋子上裝了一顆圓形的高亮度白色燈泡。反射光經由圓形碗狀的半透明材質混合後向外發射出來。因此,閃燈射出光線的角度從原來的直射,變為一個如燈泡般的圓形發射,而頂部的乳白色蓋子將大部份的光都反射了,所以從乳白色蓋子直射出的光反而很少(有一點,但是並不多)。圓形碗裡面可以插入一塊板子(有三種顏色:白銀金,可以控制色溫!!),可以將往後面射出的光線反射到前面,所以這不單純是個點光源,還是個前方亮度較兩邊亮度強的點光源!!
說到這,講得簡單些,就是以後使用閃燈的想法,就只要想成頭上帶了顆100W的省電燈泡就可以了。而以往所謂跳燈的角度在這裡已經不再適用。閃燈角度使用的思考反而要想成,要如何將點光源較強的正面準確的"面對"目標,以獲得均勻的補光。
以上,都仍是實驗數據,尚未經過臨床實驗。下個禮拜要去拍我女友堂哥的婚禮,實驗看看是不是真的如我所想像的這麼厲害,如果是,那真的是太可怕了,因為...,再也沒有因為太暗而拍不起來的東西了...(PS: 閃燈能使用的距離內)。 Orz
2007年5月1日 星期二
回憶~校慶歌唱比賽 (初賽)
決賽結束了,熱熱鬧鬧的結束了,Sadless從比賽者身分又恢復到平常人的身分。想想這幾個禮拜,其實是很有趣的一個經驗。一開始,在水木餐廳外面,看到"清華藝能歌喉戰"的宣傳海報,回到宿舍,竟然有種想參加的念頭。很怪,因為從來沒有想過要參加歌唱比賽過,畢竟,唱歌僅只是我在騎車的時候,自娛的活動。隔天考慮了一天,晚上問了問小宇,"我們學校校慶有歌唱比賽耶,我有點想要去比,你覺得怎樣?" "好ㄚ! 什麼時候啊~" "初賽好像是下下禮拜五" "去~去參加,那我上來幫你加油!"。就這樣,我試著開始報名。
去BBS看了報名的網址,是一個php的網頁,簡單的一張網路報名表,以及比賽的時間。我填了不下10次報名表,但送出後總是會出現"無法顯示網頁"的問題。隔天在試試看,依然一樣。星期五,我下去高雄找小宇,又再次從小宇的電腦上報名,仍然不行,我有點氣,想說這個東西該不會已經人數過多截止之類的。看了網頁上有個吳同學的電話,就打了過去。"你好,我想要報名歌喉戰,可是一直出現網頁無法顯示..." "我幫你試試看,不過我從這裡可以...,我等等試好在打給你...",就這麼等了一天,電話並沒有出現,實在等得有點心焦了,於是就直接把報名表直接抓圖,直接寄給那個吳同學。星期六晚上七點,很不好意思的又打了通電話,"不好意思,我是之前說網路報名有問題的同學,想請教你..." "喔,我現在人在外面,我回去宿舍之後會幫你試試看" "我已經直接把報名表用E-mail寄給你了,麻煩你手動幫我報名,如果你有收到信的話,可以麻煩你回通電話給我?" "好好,沒問題,我回去宿舍馬上打電話給你"。到了星期六晚上十二點,電話依舊沒有來。說實話,火氣已經有點上來了,畢竟...,今天已經過完了。只好忍著性子,又打了通電話,"你好,我是那個直接寄報名表給你的同學,請問你有收到嗎?" "喔,有有有,我已經幫你手動報名好了。不知道為什麼,你名字的最後一個字會變成亂碼..." "喔喔,謝謝你..."。終於,報名完成了,可以睡覺了...。
初賽前的那個禮拜,其實心情有點急,因為選了一首自己高音唱不上去的歌"離人"。不過都選了,就唱吧。那個禮拜每天晚上都吃完晚飯就回宿舍了,回去幹麻?回去練習,哈哈。說實話,平常除了在浴室洗澡的時候會唱唱歌之外,外加騎車的時候會鬼吼鬼叫之外,在我記憶中好像沒有真的很仔細的去練習過一首歌,大概是因為沒有什麼動機吧,覺得唱歌只是一個讓自己放鬆的動作。星期一回來宿舍練習的那天,情況依舊很糟,因為高音依舊沒辦法穩定的唱上去,心裡想 "如果這樣子去比賽的話,那還不如不去比...",心裡面其實顯得沮喪。唱了幾遍,放棄了,想想,Google 說不定找得到唱高音的技巧,還真的很多人在討論,不外乎是放鬆之類的已知但做不到的技巧,也沒想太多。星期二的晚上,我又想說來試試看放鬆的技巧,結果運氣很好的,竟然被我找到高音的共鳴位置,內心十分的感動,記錄在之前的 "突然懂了半假音的唱法!!" 一文中。星期三的晚上也都很認真的早早回宿舍練習,不過雖說懂了半假音的唱法,但是實做上還是有一些困難,總覺得自己對這個共鳴位置的掌握度很低,畢竟才剛學會。不過已經比以前好很多,不需要太用力就可以唱上去"眼淚"這兩個字,只是音質並不好,總是有點沙啞。一直到星期日,晚上的歌唱練習似乎變成了標準程序...,第一次練唱歌練得這麼勤勞。
星期二晚上,在新體育館的視聽教室彩排,我8:20分到,編號129號,等到大概9:40才輪到我唱,從78號開始聽,一路聽到128號,感覺厲害的不多,可是有幾個唱得很不錯。
星期五晚上是初賽,是在活動中心的102R比賽。小宇下午三點就到新竹了,我騎著車去接了小宇。小宇看起來有點疲倦,應該是坐長途車的關係,不過小宇有吃到思思念念的帥哥雞排,應該有安慰一些。回到了實驗室,我印象中好像也沒做什麼事,只記得時間一下子就到了六點多。大概是想太多,竟然怕比賽的時候打嗝,就沒吃晚飯,導致比賽的時候,整個軟腳沒力,哈。
我初賽的號碼是129號,比賽時間是8:45~9:10,人很多,進場要排隊。子文有來,不過他比較晚,所以只能從更遠的地方排。更感動的是,大先生有來,還帶了Canon 28-70mm, F2.8 L 來,真是讓我感動到眼淚都快流下來。不過由於排隊實在太長,所以大先生拍了幾張照片之後,就先走了。好不容易輪到我們進去,才發現原來102R其實很小,頂多坐個三百人,所以裡面滿滿的,連地上都坐滿了。我們站在最後面,聽著比賽者一個一個上去唱。我其實沒有很想聽的心情,所以聽了幾個之後,就出去了。想要找個地方開開喉嚨,不過都找不到一個不會吵到人的地方,只好繞著活動中心的外面,邊走邊唱,也不敢唱太大聲,很怕吵到別人。
我一直找不到很快的把聲音打開的方法,到初賽那天,其實我都還是不知道怎麼把聲音打開。我聲音沒開的時候,聲音很低,而且會啞啞的,高音域會消失。不過我知道我運動完之後,身體變熱,聲音就會開。所以那天初賽前20分鐘,我就跑到101 (另一個房間)做起了慢跑前的暖身運動,試圖讓自己的身體變熱。做完的確有留些汗,可是聲音似乎並沒有開完全,狀況不太好,整個心情也跟著緊繃了起來。於是就又出去繞著活動中心,想要走走放鬆,順便打開聲音。
到了初賽接近上台的時候,我其實沒有什麼緊張的感覺,我想大概是因為我喜歡表演給人家看吧。我只是告訴自己說,要放鬆,這樣高音才唱得上去。上去之後,其實是種很舒服的感覺,終於有機會唱歌給很多人聽了。我很投入的唱,也很注意的讓自己放鬆,雖然聲音的感覺不太好,沒有扎實的感覺,但是起碼高音都有上去,而且游刃有餘。唱完之後,等待評審的宣布,到了第二個評審,宣佈129入選,其實心裡面有難掩的高興,畢竟這可是我第一次參加比賽,有種深深受到肯定的感覺,心裡也覺得飄飄然的。
待續...
去BBS看了報名的網址,是一個php的網頁,簡單的一張網路報名表,以及比賽的時間。我填了不下10次報名表,但送出後總是會出現"無法顯示網頁"的問題。隔天在試試看,依然一樣。星期五,我下去高雄找小宇,又再次從小宇的電腦上報名,仍然不行,我有點氣,想說這個東西該不會已經人數過多截止之類的。看了網頁上有個吳同學的電話,就打了過去。"你好,我想要報名歌喉戰,可是一直出現網頁無法顯示..." "我幫你試試看,不過我從這裡可以...,我等等試好在打給你...",就這麼等了一天,電話並沒有出現,實在等得有點心焦了,於是就直接把報名表直接抓圖,直接寄給那個吳同學。星期六晚上七點,很不好意思的又打了通電話,"不好意思,我是之前說網路報名有問題的同學,想請教你..." "喔,我現在人在外面,我回去宿舍之後會幫你試試看" "我已經直接把報名表用E-mail寄給你了,麻煩你手動幫我報名,如果你有收到信的話,可以麻煩你回通電話給我?" "好好,沒問題,我回去宿舍馬上打電話給你"。到了星期六晚上十二點,電話依舊沒有來。說實話,火氣已經有點上來了,畢竟...,今天已經過完了。只好忍著性子,又打了通電話,"你好,我是那個直接寄報名表給你的同學,請問你有收到嗎?" "喔,有有有,我已經幫你手動報名好了。不知道為什麼,你名字的最後一個字會變成亂碼..." "喔喔,謝謝你..."。終於,報名完成了,可以睡覺了...。
初賽前的那個禮拜,其實心情有點急,因為選了一首自己高音唱不上去的歌"離人"。不過都選了,就唱吧。那個禮拜每天晚上都吃完晚飯就回宿舍了,回去幹麻?回去練習,哈哈。說實話,平常除了在浴室洗澡的時候會唱唱歌之外,外加騎車的時候會鬼吼鬼叫之外,在我記憶中好像沒有真的很仔細的去練習過一首歌,大概是因為沒有什麼動機吧,覺得唱歌只是一個讓自己放鬆的動作。星期一回來宿舍練習的那天,情況依舊很糟,因為高音依舊沒辦法穩定的唱上去,心裡想 "如果這樣子去比賽的話,那還不如不去比...",心裡面其實顯得沮喪。唱了幾遍,放棄了,想想,Google 說不定找得到唱高音的技巧,還真的很多人在討論,不外乎是放鬆之類的已知但做不到的技巧,也沒想太多。星期二的晚上,我又想說來試試看放鬆的技巧,結果運氣很好的,竟然被我找到高音的共鳴位置,內心十分的感動,記錄在之前的 "突然懂了半假音的唱法!!" 一文中。星期三的晚上也都很認真的早早回宿舍練習,不過雖說懂了半假音的唱法,但是實做上還是有一些困難,總覺得自己對這個共鳴位置的掌握度很低,畢竟才剛學會。不過已經比以前好很多,不需要太用力就可以唱上去"眼淚"這兩個字,只是音質並不好,總是有點沙啞。一直到星期日,晚上的歌唱練習似乎變成了標準程序...,第一次練唱歌練得這麼勤勞。
星期二晚上,在新體育館的視聽教室彩排,我8:20分到,編號129號,等到大概9:40才輪到我唱,從78號開始聽,一路聽到128號,感覺厲害的不多,可是有幾個唱得很不錯。
星期五晚上是初賽,是在活動中心的102R比賽。小宇下午三點就到新竹了,我騎著車去接了小宇。小宇看起來有點疲倦,應該是坐長途車的關係,不過小宇有吃到思思念念的帥哥雞排,應該有安慰一些。回到了實驗室,我印象中好像也沒做什麼事,只記得時間一下子就到了六點多。大概是想太多,竟然怕比賽的時候打嗝,就沒吃晚飯,導致比賽的時候,整個軟腳沒力,哈。
我初賽的號碼是129號,比賽時間是8:45~9:10,人很多,進場要排隊。子文有來,不過他比較晚,所以只能從更遠的地方排。更感動的是,大先生有來,還帶了Canon 28-70mm, F2.8 L 來,真是讓我感動到眼淚都快流下來。不過由於排隊實在太長,所以大先生拍了幾張照片之後,就先走了。好不容易輪到我們進去,才發現原來102R其實很小,頂多坐個三百人,所以裡面滿滿的,連地上都坐滿了。我們站在最後面,聽著比賽者一個一個上去唱。我其實沒有很想聽的心情,所以聽了幾個之後,就出去了。想要找個地方開開喉嚨,不過都找不到一個不會吵到人的地方,只好繞著活動中心的外面,邊走邊唱,也不敢唱太大聲,很怕吵到別人。
我一直找不到很快的把聲音打開的方法,到初賽那天,其實我都還是不知道怎麼把聲音打開。我聲音沒開的時候,聲音很低,而且會啞啞的,高音域會消失。不過我知道我運動完之後,身體變熱,聲音就會開。所以那天初賽前20分鐘,我就跑到101 (另一個房間)做起了慢跑前的暖身運動,試圖讓自己的身體變熱。做完的確有留些汗,可是聲音似乎並沒有開完全,狀況不太好,整個心情也跟著緊繃了起來。於是就又出去繞著活動中心,想要走走放鬆,順便打開聲音。
到了初賽接近上台的時候,我其實沒有什麼緊張的感覺,我想大概是因為我喜歡表演給人家看吧。我只是告訴自己說,要放鬆,這樣高音才唱得上去。上去之後,其實是種很舒服的感覺,終於有機會唱歌給很多人聽了。我很投入的唱,也很注意的讓自己放鬆,雖然聲音的感覺不太好,沒有扎實的感覺,但是起碼高音都有上去,而且游刃有餘。唱完之後,等待評審的宣布,到了第二個評審,宣佈129入選,其實心裡面有難掩的高興,畢竟這可是我第一次參加比賽,有種深深受到肯定的感覺,心裡也覺得飄飄然的。
待續...
2007年4月26日 星期四
半假音完成!!
經過初賽,很清楚的知道,自己對於半假音的掌握只掌握了部份的概念,可是卻一直找不出問題在哪。
初賽的時候,很明顯,聲音非常的飄非常的抖,我不知道為什麼,可是就是很飄。別人問我,我都跟他們解釋是"緊張"造成的,可是我很清楚的知道我並沒有緊張的感覺,畢竟大學的時候已經有很多音樂會的經驗,就算是緊張,也不至於讓我失了分寸。所以這幾天都一直想要找出問題點在哪,可是卻找不到。
我知道我用半假音的共鳴腔可以唱出那個音高,可是那個聲音並不在我的控制範圍內。那種感覺就好像你是發出了那個聲音沒錯,可是聲音長得怎樣你卻沒有辦法改變。高音一直都是啞啞的,而其他的音也一直飄飄的,我找不到我原來唱歌的感覺,我原來唱歌的感覺應該是很有力量的,可是為了唱半假音,我要將我全身放鬆,這一放鬆,似乎連唱歌力量也消失了。
今天,終於在練唱室(洗澡間)找到了問題在哪裡。原來全身放鬆的時候,身體還是有要用力的地方,那個地方就是肚臍下面的肚子(丹田)。肚臍下面的肚子用力往內縮,吸氣吐氣都得用力往內縮,屁股要縮肛(這個部份還不確定),這樣就可以唱上去。吸氣的時候,肚臍上面的肚子會鼓出來,可是肚臍下面的肚子還是要往內用力,像是頂住的感覺。這樣子可以唱到多高呢?我沒有概念,不過我有試著唱張雨生的"我期待"似乎是輕而易舉,我想,我的半假音完成了。明天起床再來試試看,看是不是真的有效。 Orz
初賽的時候,很明顯,聲音非常的飄非常的抖,我不知道為什麼,可是就是很飄。別人問我,我都跟他們解釋是"緊張"造成的,可是我很清楚的知道我並沒有緊張的感覺,畢竟大學的時候已經有很多音樂會的經驗,就算是緊張,也不至於讓我失了分寸。所以這幾天都一直想要找出問題點在哪,可是卻找不到。
我知道我用半假音的共鳴腔可以唱出那個音高,可是那個聲音並不在我的控制範圍內。那種感覺就好像你是發出了那個聲音沒錯,可是聲音長得怎樣你卻沒有辦法改變。高音一直都是啞啞的,而其他的音也一直飄飄的,我找不到我原來唱歌的感覺,我原來唱歌的感覺應該是很有力量的,可是為了唱半假音,我要將我全身放鬆,這一放鬆,似乎連唱歌力量也消失了。
今天,終於在練唱室(洗澡間)找到了問題在哪裡。原來全身放鬆的時候,身體還是有要用力的地方,那個地方就是肚臍下面的肚子(丹田)。肚臍下面的肚子用力往內縮,吸氣吐氣都得用力往內縮,屁股要縮肛(這個部份還不確定),這樣就可以唱上去。吸氣的時候,肚臍上面的肚子會鼓出來,可是肚臍下面的肚子還是要往內用力,像是頂住的感覺。這樣子可以唱到多高呢?我沒有概念,不過我有試著唱張雨生的"我期待"似乎是輕而易舉,我想,我的半假音完成了。明天起床再來試試看,看是不是真的有效。 Orz
2007年4月25日 星期三
校慶歌唱比賽初賽入圍12人的錄影
看完突然發現...我好娘阿!!!手動來動去的 ... Orz
還緊張到聲音都一直抖哩,真是沒見過大世面的弱雞...。
01. 黃郁涵 http://www.youtube.com/watch?v=5Cb4EuFPHi0
02. 陳郁文 http://www.youtube.com/watch?v=1EoQIXtERCk
03. 楊博偉 http://www.youtube.com/watch?v=Cwqb9-hjygc
04. 彭冠禎 http://www.youtube.com/watch?v=RtoDeOPOhlE
05. 曾琬婷 http://www.youtube.com/watch?v=6Wq2cb1bYFU
06. 羅健瑋 http://www.youtube.com/watch?v=9tI5V6yMgnA
07. 高瑞鴻 http://www.youtube.com/watch?v=rjB2gVJq04I
08. 鄭岳弘 http://www.youtube.com/watch?v=e7mrVapyQGE
09. 洪一云 http://www.youtube.com/watch?v=0dBH6wLonV4
10. 鄭海龍 http://www.youtube.com/watch?v=CCbw6K2TWkk
11. 段培權 http://www.youtube.com/watch?v=qBgCL_a2M_8
12. 石翔文 http://www.youtube.com/watch?v=8v24H5bmhVQ
還緊張到聲音都一直抖哩,真是沒見過大世面的弱雞...。
01. 黃郁涵 http://www.youtube.com/watch?v=5Cb4EuFPHi0
02. 陳郁文 http://www.youtube.com/watch?v=1EoQIXtERCk
03. 楊博偉 http://www.youtube.com/watch?v=Cwqb9-hjygc
04. 彭冠禎 http://www.youtube.com/watch?v=RtoDeOPOhlE
05. 曾琬婷 http://www.youtube.com/watch?v=6Wq2cb1bYFU
06. 羅健瑋 http://www.youtube.com/watch?v=9tI5V6yMgnA
07. 高瑞鴻 http://www.youtube.com/watch?v=rjB2gVJq04I
08. 鄭岳弘 http://www.youtube.com/watch?v=e7mrVapyQGE
09. 洪一云 http://www.youtube.com/watch?v=0dBH6wLonV4
10. 鄭海龍 http://www.youtube.com/watch?v=CCbw6K2TWkk
11. 段培權 http://www.youtube.com/watch?v=qBgCL_a2M_8
12. 石翔文 http://www.youtube.com/watch?v=8v24H5bmhVQ
2007年4月24日 星期二
唱離人這首歌時要注意的地方
1. 前面的主歌不要加太強的重音,應該要唱成敘事曲。低音轉高音的那個音加點抖音。
銀色小船搖搖晃晃彎彎 懸在絨絨的天上
你的心事三三兩兩懶懶 停在我悠悠心上
2. 副歌的高音不要過度用力否則太暴力不好聽。
3. 每個字都要切準拍,最後一個字不要拖拍。
4. 每句最後一個字要拉足拍。
5. 不要搶拍。
6. 共鳴的位置在鼻子後面一點點,發音的聚集位置要想在腦後。
7. 咬字嘴巴要盡量張大,下顎要大大打開。
8. 比較短拍子的音也要唱足拍。
9. 句子中的字不要拖拍拖太多。
10. 肚臍以下的肚子在唱高音之前要用力往內縮,在唱高音的時候,要同時往下往外頂。
11. 唱高音的時後屁股夾緊似乎有幫助。
12. 唱ㄞ與ㄧ結尾的音,舌頭稍微往後彎,用"兒"的樣子唱,高音會比較銳利。
13. 唱高音的時候,把下巴推出去似乎有幫助高音的穩定。
14. 唱高音的時候,雖然唱高,可是要想著把聲音唱下去,像是要唱到肚子那邊,聲音也會比較穩定。
15. 抖音的時候,喉嚨,口腔,肚子都要抖,這樣比較自然。
16. 唱的時候可如果要抒情,可以想著唱得甜一點,不要用太多喉音。
17. 唱假音可以把共鳴點想在上排牙齒的地方,似乎會比較柔。
銀色小船搖搖晃晃彎彎 懸在絨絨的天上
你的心事三三兩兩懶懶 停在我悠悠心上
2. 副歌的高音不要過度用力否則太暴力不好聽。
3. 每個字都要切準拍,最後一個字不要拖拍。
4. 每句最後一個字要拉足拍。
5. 不要搶拍。
6. 共鳴的位置在鼻子後面一點點,發音的聚集位置要想在腦後。
7. 咬字嘴巴要盡量張大,下顎要大大打開。
8. 比較短拍子的音也要唱足拍。
9. 句子中的字不要拖拍拖太多。
10. 肚臍以下的肚子在唱高音之前要用力往內縮,在唱高音的時候,要同時往下往外頂。
11. 唱高音的時後屁股夾緊似乎有幫助。
12. 唱ㄞ與ㄧ結尾的音,舌頭稍微往後彎,用"兒"的樣子唱,高音會比較銳利。
13. 唱高音的時候,把下巴推出去似乎有幫助高音的穩定。
14. 唱高音的時候,雖然唱高,可是要想著把聲音唱下去,像是要唱到肚子那邊,聲音也會比較穩定。
15. 抖音的時候,喉嚨,口腔,肚子都要抖,這樣比較自然。
16. 唱的時候可如果要抒情,可以想著唱得甜一點,不要用太多喉音。
17. 唱假音可以把共鳴點想在上排牙齒的地方,似乎會比較柔。
半假音~要注意的地方
最近練習的時候,半假音控制的並不好,通常都要在浴室裡面才比較容易成功。我在猜想,是水蒸氣的關係。因為水蒸氣可以讓喉嚨打開變熱,而且可以滋潤喉嚨。
1. 在發音的時候,要想著要發出甜甜的聲音。
2. 半假音要用鼻音唱,也就是用鼻腔共鳴,所以呼吸不能用鼻子,鼻子不能出氣。
3. 高音身體要完全放鬆,可是脖子要用力;肚子要吸氣後,要先往內縮用力,再頂住。
4. 可以唱"你"這個音,唱到鼻子最外面有點癢癢的,上牙齒也感覺到強烈的震動。調整後上下牙齒會有稍微的震動。
1. 在發音的時候,要想著要發出甜甜的聲音。
2. 半假音要用鼻音唱,也就是用鼻腔共鳴,所以呼吸不能用鼻子,鼻子不能出氣。
3. 高音身體要完全放鬆,可是脖子要用力;肚子要吸氣後,要先往內縮用力,再頂住。
4. 可以唱"你"這個音,唱到鼻子最外面有點癢癢的,上牙齒也感覺到強烈的震動。調整後上下牙齒會有稍微的震動。
2007年4月20日 星期五
離人(林志炫唱) ~ 歌詞 (校慶歌唱比賽初賽自選曲)
林志炫
離人
作詞:厲曼婷 作曲:何家文 編曲:林庭逸 韓賢光
銀色小船搖搖晃晃彎彎 懸在絨絨的天上
你的心事三三倆倆藍藍 停在我幽幽心上
你說情到深處人怎能不孤獨 愛到濃時就牽腸掛肚
我的行李孤孤單單散散惹惆悵
離人放逐到邊界 彷彿走入第五個季節
晝夜亂了和諧 潮氾任性漲退 字典裡沒春天
離人揮霍著眼淚 迴避還在眼前的離別
你不敢想明天 我不肯說再見
有人說 一次告別天上就會有顆星又熄滅
離人
作詞:厲曼婷 作曲:何家文 編曲:林庭逸 韓賢光
銀色小船搖搖晃晃彎彎 懸在絨絨的天上
你的心事三三倆倆藍藍 停在我幽幽心上
你說情到深處人怎能不孤獨 愛到濃時就牽腸掛肚
我的行李孤孤單單散散惹惆悵
離人放逐到邊界 彷彿走入第五個季節
晝夜亂了和諧 潮氾任性漲退 字典裡沒春天
離人揮霍著眼淚 迴避還在眼前的離別
你不敢想明天 我不肯說再見
有人說 一次告別天上就會有顆星又熄滅
2007年4月16日 星期一
Sonja 的考題 ~ 全三聲構句法
這個考題很簡單,就是全部都用三聲的字來構成一個句子,最少要15個字,字不可以重覆。
我目前的最佳解:
李省長很謹守禮法,所以也只得等蔣總統允許馬主委往返埔里紙廠指導孔女表演巧手冷染,且請曉穎表姊偶爾買點禮品水果、可口喜餅給呂老褓母與簡嫵旖小姐。
67字!!
===================================================
李省長很謹守禮法,所以也只得等蔣總統允許馬主委往返埔里紙廠指導孔女表演巧手冷染,且請曉晴表姊偶爾買點禮品水果、可口喜餅給呂老褓母與簡嫵旖小姐。
67字!!
我目前的最佳解:
李省長很謹守禮法,所以也只得等蔣總統允許馬主委往返埔里紙廠指導孔女表演巧手冷染,且請曉穎表姊偶爾買點禮品水果、可口喜餅給呂老褓母與簡嫵旖小姐。
67字!!
===================================================
李省長很謹守禮法,所以也只得等蔣總統允許馬主委往返埔里紙廠指導孔女表演巧手冷染,且請曉晴表姊偶爾買點禮品水果、可口喜餅給呂老褓母與簡嫵旖小姐。
67字!!
2007年4月12日 星期四
突然懂了半假音的唱法!!
什麼是半假音?
我大概一年前從網路上看到這個名詞。基本上只要打"唱歌、技巧、林志炫"在Google搜尋,就可以找到這個名詞,還會有很多人跟你解釋。問題是大家都講得天馬行空、天花亂墜,卻不著邊際...。到底什麼是半假音,體會了一年,在想要參加學校的歌唱比賽的前夕,突然懂了,就在今天,懂了...。
開始喜歡唱歌,大概是在高中的時候吧。喜歡林志炫的聲音表現,也喜歡唱他的歌。看過電視,知道他們都說他是唱假音,問題是,學著唱的假音總是一個字~"很假"。很假是什麼意思?其實應該說很尖。因為共鳴腔直接從腹部轉到了鼻腔共鳴,中間的感覺,就好像聽著中音Sax突然變成嗩吶的高音,又像是唱流行歌的喉嚨突然變成唱國劇的喉嚨,一整個就是不悅耳的尖銳。聽人家說,林志炫的真音轉假音轉得很好,技巧很好;想著自己,我會真音也會假音,怎麼就不知道那個"轉音"的方法?沮喪,真的令人沮喪,最後的感覺就是,林志炫天生的嗓子好...,這大概是唯一的解釋。
我這人很怪,對於做不到的事情不太會強迫自己一定要當下就做出來;但雖然做不出來,我還是不會放棄,常常想東想西的,試圖去解決那個做不到的問題,找出自己做不到的原點在哪裡。這算是我的人生觀吧,總覺得自己的參數似乎跟別人不同,用別人的方法,我總是做不出相同程度的表現。所以囉,我總得多花點時間,了解了解自己的參數設定,針對自己,再去找到克服的方法。
我喜歡的事情,就會一直做。唱歌是我喜歡的事情之一,從一開始在重考班時期,唱得荒腔走板,到現在的鬼吼鬼叫,一直都還是沒辦法跨越那道牆,高音。我在騎車時,一定會唱歌;在洗澡時,一定會唱歌;就算是坐在機車後座,我也一定會唱歌,這個小宇跟子文一定都很瞭(強迫收聽戶)。
一年前,看到這個半假音的名詞,非常的半信半疑,完全不懂那是個啥東西。看過人家的討論,試驗了一個禮拜,好像有那個感覺,又好像不是,曾經出現過"一次",之後再也沒出現過了。之後腦袋就多了個疑問,啥是半假音?半假音怎麼弄?我怎麼只有真音跟假音?我的半假音跑哪裡去了?
報名歌唱比賽,想當然爾的得練習練習。昨天找了離人出來聽聽,跟著唱,老樣子,真音到最高的地方,離人揮霍著眼"淚",總是在半上半破狀態。用力點,就直接破掉,破掉之後,每唱必破,之後就只能每每用假音帶過。問題是,我的假音很假(自己都覺得假),那還用玩嗎?我自己打的分數都不及格了,還去跟人家比賽哩,Orz。想著想著,又上了Google查了一下,老樣子,"高音、技巧"查下去,很快的又見到了熟悉的老朋友"半假音"。一樣是一堆人在吹噓,一樣是一堆人在教學,還是體會不來...。
意外的看到一篇討論區,在討論神隱少女的配樂,有人說裡面的有幾首聽起來是女生唱的歌,其實都是一個日本男聲樂家唱的。還說,在日本節目"男女糾察隊"裡的青木想要出唱片,找了這個男聲樂家來教唱,一週後青木多了一個八度的音程,而這位老師說,這就是全身放鬆不用力的聲音...。看完之後去洗澡,大概是剛剛吼太用力了,喉嚨一整個的緊,不用力反而更低,就放棄了,還是用假音帶過帶過就好。我好像很容易放棄...。
今天回來宿舍,打算一個人去跑步,想說先來唱個兩遍,打開了電腦,音樂就給他放下去了...,"銀色小船搖搖晃晃彎彎,懸在...",高音要來了,我想起昨天看到的教誨,全身放鬆,跟著唱了下去。咦!!我唱上去了耶!!聲音跟我平常的聲音不一樣,啞啞的,我發現我潛意識想要把聲音用力,壓成跟林志炫一樣乾淨的聲音,但是我刻意叫自己放鬆,接受這個聲音,就這樣子唱完了。我嘗試著又用同樣的方法唱了一遍,一樣啞啞的聲音,但是唱上去了,而且還非常的有餘裕,可以唱更高,只是聲音啞啞的。
我清唱了一遍,發現這個聲音很有趣,是完全沒用到喉嚨的聲音,但是不是我平常唱的假音的發音共鳴位置。比起假音稍微低一點,但是還是在鼻腔,可是沒到鼻子。那種感覺,很像是從嘴巴順著上顎往頭上去。我突然有了個想法,會不會是因為我為了學林志炫的唱腔,所以強迫自己用不需要的力量,去把聲音修成類似林志炫的聲音,所以這個共鳴點我就一直都從來沒有找到過。而今天恰巧發現了自己真實的聲音,強迫自己不要用力的結果,接受了自己啞啞的聲音,反而音域變得更高。
我帶著興奮的心情,去交大操場跑步。深怕自己忘記那個共鳴點的感覺,沿路邊走邊唱,邊唱邊覺得神奇。用這個共鳴點,我的高音似乎往上多了五個音,這讓我感覺非常的訝異,原來可以輕鬆的唱這麼高,喉嚨完全沒有用力的感覺。我在跑道邊,一邊熱身,一邊輕輕的唱著高音的部份,這在原來根本是不可能發生的事情。因為如果高音用真音唱,一定得用吼的,根本不可能唱小聲。我反覆地唱,感受著呼吸和共鳴點的位置,我發現高音的呼吸,似乎就好像打勾的動作一樣,要先往舌根吸一點,在直接沿著上顎吸到眼睛後面,腦袋中間的位置。整個發音完全是用鼻腔,鼻子的那個閥門會完全的關起來,感覺就好像在用鼻音唱歌,可是卻聽不太出來像鼻音講話的聲音。
跑了8圈,又邊唱邊走回了宿舍。大概是跑完步之後,身體有熱開的關係,用同樣的方法唱,但是那個啞啞的聲音不見了,出來的聲音是一個還算乾淨的聲音。這種感覺,我以前在輔大打完籃球都會有,只是那個時候我不知道這個共鳴點,所以只知道運動完喉嚨會比較開,沒想到在這個共鳴點的唱法,身體運動後一樣會讓聲音變乾淨。這樣其實就知道了,那個啞啞的聲音,其實就是我聲音還沒開、身體還沒熱的聲音。不應該用力去壓那個聲音把他變得銳利乾淨,而應該要讓身體變熱,聲音自然就開了。
我很怕明天起床後,就忘記了這個共鳴點的用法,所以很著急的把他寫進了blog。我是一個很容易忘記事情的人,希望我明天還是記得這個感覺。我不知道這個共鳴點的唱法是不是半假音,不過我在練習的時候發現,感覺出來的聲音有點像是一半的真音加上一半的假音,有種混合的感覺,所以我猜這應該是傳說中的半假音沒錯。應該是有點合音的效果,所以有真音的一半厚度,再加上假音的一半銳利度。
我現在試著講話也用同樣的共鳴腔,感覺有點像林志玲的娃娃音,所以說不定林志玲如果去練唱歌,也可以唱很高。喔,對了,林志炫和林志玲只差一個字,那...我是不是要叫個林志X什麼的? ... 離題了...
Orz ... Sadless
我大概一年前從網路上看到這個名詞。基本上只要打"唱歌、技巧、林志炫"在Google搜尋,就可以找到這個名詞,還會有很多人跟你解釋。問題是大家都講得天馬行空、天花亂墜,卻不著邊際...。到底什麼是半假音,體會了一年,在想要參加學校的歌唱比賽的前夕,突然懂了,就在今天,懂了...。
開始喜歡唱歌,大概是在高中的時候吧。喜歡林志炫的聲音表現,也喜歡唱他的歌。看過電視,知道他們都說他是唱假音,問題是,學著唱的假音總是一個字~"很假"。很假是什麼意思?其實應該說很尖。因為共鳴腔直接從腹部轉到了鼻腔共鳴,中間的感覺,就好像聽著中音Sax突然變成嗩吶的高音,又像是唱流行歌的喉嚨突然變成唱國劇的喉嚨,一整個就是不悅耳的尖銳。聽人家說,林志炫的真音轉假音轉得很好,技巧很好;想著自己,我會真音也會假音,怎麼就不知道那個"轉音"的方法?沮喪,真的令人沮喪,最後的感覺就是,林志炫天生的嗓子好...,這大概是唯一的解釋。
我這人很怪,對於做不到的事情不太會強迫自己一定要當下就做出來;但雖然做不出來,我還是不會放棄,常常想東想西的,試圖去解決那個做不到的問題,找出自己做不到的原點在哪裡。這算是我的人生觀吧,總覺得自己的參數似乎跟別人不同,用別人的方法,我總是做不出相同程度的表現。所以囉,我總得多花點時間,了解了解自己的參數設定,針對自己,再去找到克服的方法。
我喜歡的事情,就會一直做。唱歌是我喜歡的事情之一,從一開始在重考班時期,唱得荒腔走板,到現在的鬼吼鬼叫,一直都還是沒辦法跨越那道牆,高音。我在騎車時,一定會唱歌;在洗澡時,一定會唱歌;就算是坐在機車後座,我也一定會唱歌,這個小宇跟子文一定都很瞭(強迫收聽戶)。
一年前,看到這個半假音的名詞,非常的半信半疑,完全不懂那是個啥東西。看過人家的討論,試驗了一個禮拜,好像有那個感覺,又好像不是,曾經出現過"一次",之後再也沒出現過了。之後腦袋就多了個疑問,啥是半假音?半假音怎麼弄?我怎麼只有真音跟假音?我的半假音跑哪裡去了?
報名歌唱比賽,想當然爾的得練習練習。昨天找了離人出來聽聽,跟著唱,老樣子,真音到最高的地方,離人揮霍著眼"淚",總是在半上半破狀態。用力點,就直接破掉,破掉之後,每唱必破,之後就只能每每用假音帶過。問題是,我的假音很假(自己都覺得假),那還用玩嗎?我自己打的分數都不及格了,還去跟人家比賽哩,Orz。想著想著,又上了Google查了一下,老樣子,"高音、技巧"查下去,很快的又見到了熟悉的老朋友"半假音"。一樣是一堆人在吹噓,一樣是一堆人在教學,還是體會不來...。
意外的看到一篇討論區,在討論神隱少女的配樂,有人說裡面的有幾首聽起來是女生唱的歌,其實都是一個日本男聲樂家唱的。還說,在日本節目"男女糾察隊"裡的青木想要出唱片,找了這個男聲樂家來教唱,一週後青木多了一個八度的音程,而這位老師說,這就是全身放鬆不用力的聲音...。看完之後去洗澡,大概是剛剛吼太用力了,喉嚨一整個的緊,不用力反而更低,就放棄了,還是用假音帶過帶過就好。我好像很容易放棄...。
今天回來宿舍,打算一個人去跑步,想說先來唱個兩遍,打開了電腦,音樂就給他放下去了...,"銀色小船搖搖晃晃彎彎,懸在...",高音要來了,我想起昨天看到的教誨,全身放鬆,跟著唱了下去。咦!!我唱上去了耶!!聲音跟我平常的聲音不一樣,啞啞的,我發現我潛意識想要把聲音用力,壓成跟林志炫一樣乾淨的聲音,但是我刻意叫自己放鬆,接受這個聲音,就這樣子唱完了。我嘗試著又用同樣的方法唱了一遍,一樣啞啞的聲音,但是唱上去了,而且還非常的有餘裕,可以唱更高,只是聲音啞啞的。
我清唱了一遍,發現這個聲音很有趣,是完全沒用到喉嚨的聲音,但是不是我平常唱的假音的發音共鳴位置。比起假音稍微低一點,但是還是在鼻腔,可是沒到鼻子。那種感覺,很像是從嘴巴順著上顎往頭上去。我突然有了個想法,會不會是因為我為了學林志炫的唱腔,所以強迫自己用不需要的力量,去把聲音修成類似林志炫的聲音,所以這個共鳴點我就一直都從來沒有找到過。而今天恰巧發現了自己真實的聲音,強迫自己不要用力的結果,接受了自己啞啞的聲音,反而音域變得更高。
我帶著興奮的心情,去交大操場跑步。深怕自己忘記那個共鳴點的感覺,沿路邊走邊唱,邊唱邊覺得神奇。用這個共鳴點,我的高音似乎往上多了五個音,這讓我感覺非常的訝異,原來可以輕鬆的唱這麼高,喉嚨完全沒有用力的感覺。我在跑道邊,一邊熱身,一邊輕輕的唱著高音的部份,這在原來根本是不可能發生的事情。因為如果高音用真音唱,一定得用吼的,根本不可能唱小聲。我反覆地唱,感受著呼吸和共鳴點的位置,我發現高音的呼吸,似乎就好像打勾的動作一樣,要先往舌根吸一點,在直接沿著上顎吸到眼睛後面,腦袋中間的位置。整個發音完全是用鼻腔,鼻子的那個閥門會完全的關起來,感覺就好像在用鼻音唱歌,可是卻聽不太出來像鼻音講話的聲音。
跑了8圈,又邊唱邊走回了宿舍。大概是跑完步之後,身體有熱開的關係,用同樣的方法唱,但是那個啞啞的聲音不見了,出來的聲音是一個還算乾淨的聲音。這種感覺,我以前在輔大打完籃球都會有,只是那個時候我不知道這個共鳴點,所以只知道運動完喉嚨會比較開,沒想到在這個共鳴點的唱法,身體運動後一樣會讓聲音變乾淨。這樣其實就知道了,那個啞啞的聲音,其實就是我聲音還沒開、身體還沒熱的聲音。不應該用力去壓那個聲音把他變得銳利乾淨,而應該要讓身體變熱,聲音自然就開了。
我很怕明天起床後,就忘記了這個共鳴點的用法,所以很著急的把他寫進了blog。我是一個很容易忘記事情的人,希望我明天還是記得這個感覺。我不知道這個共鳴點的唱法是不是半假音,不過我在練習的時候發現,感覺出來的聲音有點像是一半的真音加上一半的假音,有種混合的感覺,所以我猜這應該是傳說中的半假音沒錯。應該是有點合音的效果,所以有真音的一半厚度,再加上假音的一半銳利度。
我現在試著講話也用同樣的共鳴腔,感覺有點像林志玲的娃娃音,所以說不定林志玲如果去練唱歌,也可以唱很高。喔,對了,林志炫和林志玲只差一個字,那...我是不是要叫個林志X什麼的? ... 離題了...
Orz ... Sadless
2007年4月9日 星期一
Panos 以為 ~ 選定焦鏡或是變焦鏡,選原廠或是副廠...
話不多說,這是我的配備...
Nikon D50
NIKKOR 85mm F1.4 AF SIGMA
30mm F1.4 AF SIGMA
10-20mm F4-5.6 AF
這篇是要寫給Armand看的,想說寫起來,以後也會記得,哈哈。
Armand 問我,她老妹想買DSLR,機身要買Canon 400D,想學我買定焦鏡。
關於買原廠或是副廠的定焦鏡,我有什麼建議?
我的建議是,一看需求,二看預算,三看個性。
買之前請先考慮下列的問題:
需求問題:
1. 為什麼想要買DSLR,動機是什麼?
2. 買了DSLR想要照什麼? 喜歡照什麼?為什麼DC不能滿足你?
3. 覺得DSLR是什麼,可以改變什麼,跟DC的差別是什麼?
預算問題:
4. 你總共要花多少錢在上面?
個性問題:
5. 對於照片的品質要求到哪裡?
6. 對於方便和畫質的要求,方便重要還是畫質重要?
7. 對於裝備重量的要求,一公斤、兩公斤、三公斤、四公斤?
8. 覺得"原廠"就是比"副廠"好,所以買"副廠"一定沒有辦法照出比"原廠"好的照片?
問題1:
為什麼想要買DSLR,動機是什麼?
如果是從來沒買過的初心者,那麼有可能是這幾個動機:
a. 我覺得DSLR照出來著照片比較好看,可是我不知道為什麼比較好看。
b. 我覺得DSLR可以照出畫質好很多的照片。
c. 我看朋友都有DSLR,他們的相簿都很好看。
以上三個問題,都視同為同一個問題:我覺得別人的DSLR照得比我的DC好看。
如果是上述這幾個,那麼你可能沒有太多相機的知識,不過無所謂,因為我ㄧ開始也沒有。
若不是,那麼也許是下面這幾個動機,也就是問題2:
買了DSLR想要照什麼? 喜歡照什麼?為什麼DC不能滿足你?
d. 我想要照寬廣細緻的"風景",有光芒的"夜景",水流如絲絹般的"溪曝",下雨拍出的"雨絲效果"。
e. 我想要照背景糊糊的"淺景深人像",按照大小又分~"大頭"、"胸部以上"、"半身"、"全身"。
f. 我想要照婚禮、街景,可以開閃光燈,又稱~"人文紀錄"。
g. 我想要照小花小草小蟲,又稱~"微距攝影"。
h. 我想要照我房間裡小Baby,跟同學吃飯時記錄,可是不能開閃光燈,又稱~"低光源人像"。
i. 我想要照像婚紗、廣告裡一樣的照片,背景很有氣勢的"廣角人像"。
j. 我想要照像衣服雜誌裡面的照片一樣,照片白白濛濛的,最好還有光斑在人身上。我稱之為"逆光人像"。
(ps: 目前我只遇到子文有這個需求)
k. 我想要偷拍,拍鳥,拍人,拍XXX,又稱"望遠攝影"。
也許你有以上一個或多個需求,也許你的需求不在上面,不過那無所謂。
這邊要說的是,需求=鏡頭,你要拍什麼東西,就得買什麼鏡頭。
鏡頭千千萬萬種,不過很好分。
按焦段分,就是XX mm 或是 XX~YY mm 那個,就可以分三種,分別是廣角、標準、望遠鏡頭。
標準鏡頭只有一顆,就是50mm。
焦段大於50mm 就叫做廣角鏡頭,越小視角越廣,照得東西越多,但各種變形也越多越大。
焦段小於50mm 就叫做望遠鏡頭,越大視角越小,照得東西越遠,但越容易晃動,越不容易用手持拍攝。
為什麼要叫50mm 為標準鏡頭呢?
因為在底片(又叫銀鹽)的時代,裝在"135"(全片幅,講的是底片大小)的機身上時,50mm 他的視角跟人類的視角差不多大(約47.5度上下)。所以你從觀景窗(Finder)看出去,跟你直接用眼睛看到的背景寬度是一樣大的,所以我們就稱之為"標準鏡頭"。
在底片機的時代,底片大小有很多種。"135"這個底片系統是最多人在用的,有一種叫做"APS"系統,他的底片比"135"的底片小,但是可以使用相同的鏡頭。兩種照出來的相片的差別是什麼呢?因為APS的底片小,所以他照出來的照片,就好像是把135的相片外面裁掉約1/3的框。 135和APS底片(長度或是寬度)比例為2:3,也就是1:1.5。
所以當你用50mm 的鏡頭在APS的系統上拍攝時,你會發現50mm 的背景變小了,不再和眼睛看到的一樣多了,原因很簡單,因為APS的底片比較小,所以旁邊都被吃掉了。那我如果要定義APS的標準鏡頭的話,那是那個焦段呢?很簡單,誰乘上1.5 = 50mm 呢?答案是33mm。所以上下附近的焦段,都可以稱為是APS的標準鏡頭,如:30mm, 28mm, 35mm 等。
數位單眼(DSLR)機身裡面用來代替底片的東西(CMOS or CCD)其大小是用APS系統,Nikon 用的大小跟135比是"1:1.5",而Canon用大小跟135比是"1:1.6"。當然還有其他的大小比例,不過道理都一樣。Canon 的頂級的機身,用的底片系統是135的,所以是"1:1"。因此,又被稱為"全片幅"系統。好壞見仁見智。
135的底片比APS大,同理,135的鏡頭也就比APS大。135的鏡頭由於比較大,所以可以用在APS系統。但APS的鏡頭比較小,如果用在135的系統上,照出來的照片就會外面一圈都是黑色的。專業的說就是"成像圈"比較小,其實就是鏡頭小。
APS的鏡頭到了數位單眼時代,有時會用DX(數位專用鏡頭),或是其他的來代表,不過都是同樣的意思。
稍微講了些系統和鏡頭焦段的概念。接下來來講一下光圈、快門和曝光量。
光圈其實就是水管大小,也就是"進光面積",光圈很大 = 水管很大,光圈開越大,光進來越多,因為進光面積越大。
而快門是一個光的閥門,打開光就進來,關起來光就擋住。快門開的時間長度,就是光進來的時間長度,叫做"快門速度"。
光圈大小(進光面積) X 快門速度(進光時間) = 曝光量 (進光總量,進光面積X進光時間)
(PS: Aperture Size X Shutter Speed = EV, Explosion Value)
不論是DC或是DSLR都可以控制EV(曝光量)。那麼 EV 的意義到底是什麼呢?很簡單:EV= +1 ,整張照片的亮度就變成 EV = 0 的兩倍。EV = +2,照片亮度變 EV=0 的四倍。EV = -1、-2 同理。 由上面的關係式其實可以知道,控制了EV,就是控制了結果,也就是亮度。EV=0 為基準點,+越多則亮越多倍,-越多則暗越多倍,所以那個數字EV=x,其實就是 2x 倍。
可是EV是由A(Aperture光圈) 和S(Shutter快門) 兩個所組合而成的,所以就同一個EV,理論上有無窮多個組合方式。簡單的來說 : A X S = EV,如果EV = 100
A X S = EV
1 X 100 = 100
2 X 50 = 100
2.5 X 40 = 100
4 X 25 = 100
5 X 20 = 100
.
.
.
由此可知,A跟S 可以是任意的組合。問題是,不同的組合有什麼不同呢?
接下來就要講講光圈(A)和快門(S)本身操作上的意義和關聯性。
我們先來講一下快門速度。基本上快門速度是以秒為單位,比如說:1/30秒、1/250秒、1/1000秒、1秒、2秒、30秒、...。小於1秒的,相機上面會以分母加上"表示,如 :30"、250"、1000"、...。大於等於1秒的,相機上面會以數字加上'表示,如:1'、2'、30'、...。
因為 EV= A X S 所以,快門速度快一倍,而光圈不變的話,進光量(EV)就少一半。也就是說,光圈不變的話, 1/30秒的快門 比 1/60秒的快門,其EV亮兩倍。不過快門開越久,照片越容易抖動,也就是所謂的"手震"越嚴重。所以快門開越久,手就得越穩才行,否則照出來的照片就會模糊。如果妳照的東西會動,比如說人、車、鳥、...,他們動也會變成模糊。手震的模糊和主體的模糊其實很好分辨,手震的模糊會整張照片都變成模糊,而主體的模糊只有主體模糊,背景是清楚的。
快門快慢基本上就是用上面的概念來選擇,如果你想要物體很清楚,有被"凍住"的感覺,那就選越快的快門越好;如果你想要背景清楚,但物體模糊,造成"運動"的感覺,那就選慢一點的快門。 快門越慢,會有手震的問題,所以通常會用腳架解決。而夜景或室內,通常快門速度都很慢,因為晚上或室內進光量很少,所以腳架就得出場。人的穩定度有限,因為在怎麼穩定,人都還是會有心跳,所以有人說,腳架是提高畫面素質的最好方法;很多的專業攝影師也建議,使用腳架是進入專業攝影的第一關。
光圈大小是什麼意思呢?為什麼有小數點?
其實光圈大小是指的是與開最大的面積在比較上的比例大小。
怎麼說呢?如果全開是1,那麼把光圈開一半,就是1/2;而把光圈再開一半,就是 1/4;同理再一半的話,就是1/8,依此類推。
所以光圈的大小(面積),用分母來表示,理論上應該是: 1/1、1/2、1/4、1/8、1/16、1/32、1/64、...。 1/1 是比較上最大的光圈大小。
我們如果用半徑的概念來看的話,因為面積開根號之後就是半徑的概念(圓面積 = 拍 X 半徑平方)
所以光圈(半徑平方)如果用分母開根號來表示,應該是:1/1、1/1.414...、1/2、1/2.828、1/4、1/5.656、...
去掉分子來表示,就變成:1、1.414、2、2.828、4、5.656、...
去掉小數點第二位以下,就變成:1、1.4、2、2.8、4、5.6、8、11.2、16、22.4、32、...
不過呢,8之後的都會連小數點都去掉, 也就是:1、1.4、2、2.8、4、5.6、8、11、16、22、32、...
前面再掛一個F(Focus 焦距) F1、F1.4、F2、F2.8、F4、F5.6、F8、F11、F16、F22、F32、...
這就是我們平常看到鏡頭上寫的光圈大小,DC上面的鏡頭也會寫喔。
這裡要強調,數字越小,光圈越大,因為這是面積的倒數開根號!!
也就是說,實際上是 1/(12)、1/(1.42)、1/(22)、1/(2.82)、1/(42)、1/(5.62)、1/(82)、1/(112)、1/(162)、1/(222)、1/(322)、...
不過,中間還會有一些級,其實都是一樣的概念,比如說:F1.2、F3.6、...。 光圈通常會用級來算,F1.4 比 F2 多一級光圈,F2比F4多兩級,依此類推。 因為 EV = A X S,如果 S 不變,那麼光圈往上開一級,光量多兩倍,也就是EV多兩倍。 所以囉,光圈大一級,光量多兩倍。
問題是,光圈那麼大要幹麻?小光圈跟大光圈的差別是什麼?
光圈越大,背景越模糊,也就是景深越淺。而模糊的背景,又稱為散景。
景深,就是照片清楚前後範圍有多深。一個畫面中,最清楚銳利的只有一個平面(對焦平面、焦點),但是可以接受的清楚銳利平面會有一個範圍。淺景深的話,可能拍眼睛時,只有眼睛清楚,睫毛和臉上的毛細孔都是不清楚的;而長景深的話,可以讓整張畫面都清楚都不是問題(泛焦)。 通常,風景的照片會使用長景深,而人像照片會使用淺景深,不過這是技巧使用,沒有一定。
景深除了跟光圈有關之外,其實還與焦段有關,還與對焦平面與主體的距離有關。 簡單的來說,光圈越大,景深越淺;焦段越望遠端,景深越淺;背景離對焦平面越遠,景深也越淺;而景深越淺,背景就會越模糊。
(PS: 光圈越大,景深越淺的原因是因為:如果光圈越大,那麼離對焦平面[焦點]越遠的光線進入感光元件的角度和離對焦平面[焦點]近的光線其進入感光元件的角度其差異就越大,造成前後越模糊)
以上討論完焦段、光圈、快門、景深這四樣之後,就可以來聊聊鏡頭的價格了。
鏡頭的價錢基本上跟幾件事情有關,不過只是一般準則。
焦段離50mm (標準鏡)越遠越貴,因為越難做。
焦段越小,越廣角端 (越大於50mm),變形越多,為了要控制變形,鏡片都會做額外的處理以減少變形。
所以 6mm的 比 30mm的 貴,30mm 的 比 50mm的貴。
焦段越大,越望遠端 (越<50mm),鏡片越多,要處理的鏡片細節越多,越貴,越重。
所以 85mm 的 比 50mm 的貴,600mm 的比 85mm 貴。
光圈越大越貴,光圈越大,表示鏡片可用的範圍越多,鏡片越靠邊緣,越多東西要處理。
所以 F1.2 的比 F1.4 貴,F2.8比 F3.6 貴。
同理套在濾鏡也是一樣的,半徑越大(面積越大)的濾鏡也越貴。
同等級鏡頭,變焦比定焦貴,因為鏡片越多,要處理的東西越多。
變焦鏡頭還有分定光圈和變光圈,比如這兩支:
18-50mm F 2.8 和 18-50mm F4 ~5.6 那隻貴?差別在哪?
很簡單,變光圈比較便宜,所以後面那隻便宜。
為什麼要有變光圈呢?
前面有提到,越靠近鏡片邊緣,越難處理,也越多東西要處理;而光圈越大,就要越要處理鏡片邊緣。
所以如果不處理某些鏡片的邊緣,就可以降低鏡頭成本,所以變光圈的鏡頭比定光圈的鏡頭便宜。
除了這些可以"量化"的東西會造成價格上的不同之外,還有一些是"質化"的東西。
淺景深的模糊(散景)美不美?有沒有融化的感覺?二線式散景嚴不嚴重?
抗耀光(逆光造成)效果好不好? 逆光高反差時的紫光是否常出現?
變型控制如何?邊緣是否容易失光?
鏡頭照出來的色澤?透明?厚重? 鏡頭本身的塗裝? . . .
有這麼多的變數會影響一顆鏡頭的價值,而且"質化"的部份有很多都是看個人主觀認定的。
有的人討厭,但有的人卻喜歡。 所以選擇鏡頭之前,得先暸解你想要怎樣的鏡頭。
之前問到的第二個問題,其實就對應到了你所要選擇的焦段。 要買那個焦段的鏡頭?這其實只要解決問題2,就可以解答。
d. 我想要照寬廣細緻的"風景",有光芒的"夜景",水流如絲絹般的"溪曝",下雨拍出的"雨絲效果"。
啥都行,重點在"腳架",跟把光圈縮小。光圈越小,景深越大,越清楚;光圈縮小,也會使得快門速度相對變慢,造成"動作效果"。
不過,每個鏡頭都有其最佳畫質的工作光圈,可以去查。一般使用的鏡頭,其最佳光圈多落於F4、F5.6、F8 這三個地方,過小的光圈也會造成畫面品質下降。
風景:F8
星芒:F11 或更小
溪曝、雨絲:重點在快門速度,越慢,動作畫出的線越長。
e. 我想要照背景糊糊的"淺景深人像",按照大小又分~"大頭"、"胸部以上"、"半身"、"全身"。
越望遠端的鏡頭,或是光圈越大的鏡頭,都有較淺的景深。
不過,鏡頭公司會為了其散景的美感,而特別設計,通常這種鏡頭被稱之為人像鏡頭。
我是用 Nikkor 85mm F1.4。 Nikkor 是 Nikon 的鏡頭牌子。
f. 我想要照婚禮、街景,可以開閃光燈,又稱~"人文紀錄"。
啥都可以,因為可以開閃光燈,所以快門速度都足夠用來"凍結"當時的情景。
不過以我拍婚禮的經驗,變焦鏡頭比較適合拍婚禮、宴客,因為沒有時間換鏡頭,一換可能就失去了一些重要的照片。
我目前只有使用過 Sigma 30mm F1.4 拍過婚禮,沒有使用閃光燈。
用大光圈來提高快門速度(因為大光圈進光量大,快門速度就會提高。EV = A X S),缺點是大光圈會造成景深太淺,所以合照的時候會對焦平面的人清楚,前後的人就模糊了。
所以囉,我也想買個閃光燈啦~~~
g. 我想要照小花小草小蟲,又稱~"微距攝影"。
請買微距鏡頭,也叫 micro 鏡頭。當然也有分焦段,還有分放大倍率,最大當然是1:1囉。
想要遠遠的拍,不吵到小蟲,那就得用比較望遠端的micro來拍攝。
h. 我想要照我房間裡小Baby,跟同學吃飯時記錄,可是不能開閃光燈(聽說閃燈太亮,會影響小baby的視網膜,有時也不想破壞餐廳用餐氣氛),又稱~"低光源人像"。
大光圈的廣角鏡頭,我強力推薦 Sigma 30mm F1.4。
因為低光源又不能開閃燈,所以只能用大光圈的鏡頭,為什麼不選望遠端的鏡頭的原因也很簡單,因為跟主體的距離比較近。
你總不想吃飯吃吃,還得先往後面跑個5步再來拍吧?人都走了...
i. 我想要照像婚紗、廣告裡一樣的照片,背景很有氣勢的"廣角人像"。 廣角鏡頭,通常會考慮變形,變形多變形少都有人用,看需要的效果而定。
我個人是使用 Sigma 10-20mm F4~5.6 這顆。
j. 我想要照像衣服雜誌裡面的照片一樣,照片白白濛濛的,最好還有光斑在人身上。我稱之為"逆光人像"。 (ps: 目前我只遇到子文有這個需求)
啥都行,最好選擇老鏡頭,抗耀光很弱,通常很便宜。
k. 我想要偷拍,拍鳥,拍人,拍XXX,又稱"望遠攝影"。
望遠端鏡頭,以不驚動主體為原則,拍鳥可能要 400mm ~ 600mm才夠,通常得搭配腳架使用。
終於到了關鍵問題:定焦鏡和變焦鏡要怎麼選? 原廠鏡和副廠鏡頭要怎麼選?
老話說得好,魚與熊掌不可兼得。
定焦鏡的焦段固定了,所以他只能拍那個廣度的東西,要拍其他焦段的東西,就得換鏡頭;但是與同級的變焦鏡頭相比,畫質會比較好,而散景"通常"也會比較好看,但沒有一定。
變焦鏡的焦段可調,所以他可以拍焦段範圍內廣度的東西,只要旋轉變焦環,非常方便;但是變焦鏡的畫質差"一點點",散景也差"一點點",不過在數位的時代,人眼不見得分得出兩者的畫質上的差別,而散景好壞也是見仁見智。
原廠鏡頭通常比要好,定光圈、抗耀光強、變形控制好、塗裝好、還會鑲金牌、綁紅線 ... 不過都很貴,C/P 也不高 ( Cost / Pay )。
副廠鏡頭通常為了降低成本,通常會犧牲一些東西,比如說:變光圈、放棄一些變形控制、塗裝差一些、鏡片用塑膠鏡片...,不過大部分C/P比較高。
知道了這些,那問題是怎麼買?
老話一句:你要拍啥,你要花多少錢,你要求畫質還是方便,你有原廠情節嗎(原廠一定比較好,非遠廠不買)?
舉我的例子來說:
你要拍啥?我要拍人像,室內不開閃燈。(所以要選大光圈)
你要花多少錢?7萬以內。(而且我很想買Nikkor 85mm F1.4,我有奶油散景情結… Orz)
你要畫質還是方便?畫質(所以可以將定光圈列入選擇)
你有原廠情節嗎?沒有
如此一來,就跑出了我的配備
Nikon D50
NIKKOR 85mm F1.4 AF
SIGMA 30mm F1.4 AF
SIGMA 10-20mm F4-5.6 AF
就是這樣囉~~~ 我是不是該寫個 Java Script ,做一做測驗,就知道你要買啥了?
其實講了那麼多,最後的結論就是~ 怕麻煩就買變焦鏡,有錢人就買原廠。哇哈哈~~
Orz .... Sadless 上
Nikon D50
NIKKOR 85mm F1.4 AF SIGMA
30mm F1.4 AF SIGMA
10-20mm F4-5.6 AF
這篇是要寫給Armand看的,想說寫起來,以後也會記得,哈哈。
Armand 問我,她老妹想買DSLR,機身要買Canon 400D,想學我買定焦鏡。
關於買原廠或是副廠的定焦鏡,我有什麼建議?
我的建議是,一看需求,二看預算,三看個性。
買之前請先考慮下列的問題:
需求問題:
1. 為什麼想要買DSLR,動機是什麼?
2. 買了DSLR想要照什麼? 喜歡照什麼?為什麼DC不能滿足你?
3. 覺得DSLR是什麼,可以改變什麼,跟DC的差別是什麼?
預算問題:
4. 你總共要花多少錢在上面?
個性問題:
5. 對於照片的品質要求到哪裡?
6. 對於方便和畫質的要求,方便重要還是畫質重要?
7. 對於裝備重量的要求,一公斤、兩公斤、三公斤、四公斤?
8. 覺得"原廠"就是比"副廠"好,所以買"副廠"一定沒有辦法照出比"原廠"好的照片?
問題1:
為什麼想要買DSLR,動機是什麼?
如果是從來沒買過的初心者,那麼有可能是這幾個動機:
a. 我覺得DSLR照出來著照片比較好看,可是我不知道為什麼比較好看。
b. 我覺得DSLR可以照出畫質好很多的照片。
c. 我看朋友都有DSLR,他們的相簿都很好看。
以上三個問題,都視同為同一個問題:我覺得別人的DSLR照得比我的DC好看。
如果是上述這幾個,那麼你可能沒有太多相機的知識,不過無所謂,因為我ㄧ開始也沒有。
若不是,那麼也許是下面這幾個動機,也就是問題2:
買了DSLR想要照什麼? 喜歡照什麼?為什麼DC不能滿足你?
d. 我想要照寬廣細緻的"風景",有光芒的"夜景",水流如絲絹般的"溪曝",下雨拍出的"雨絲效果"。
e. 我想要照背景糊糊的"淺景深人像",按照大小又分~"大頭"、"胸部以上"、"半身"、"全身"。
f. 我想要照婚禮、街景,可以開閃光燈,又稱~"人文紀錄"。
g. 我想要照小花小草小蟲,又稱~"微距攝影"。
h. 我想要照我房間裡小Baby,跟同學吃飯時記錄,可是不能開閃光燈,又稱~"低光源人像"。
i. 我想要照像婚紗、廣告裡一樣的照片,背景很有氣勢的"廣角人像"。
j. 我想要照像衣服雜誌裡面的照片一樣,照片白白濛濛的,最好還有光斑在人身上。我稱之為"逆光人像"。
(ps: 目前我只遇到子文有這個需求)
k. 我想要偷拍,拍鳥,拍人,拍XXX,又稱"望遠攝影"。
也許你有以上一個或多個需求,也許你的需求不在上面,不過那無所謂。
這邊要說的是,需求=鏡頭,你要拍什麼東西,就得買什麼鏡頭。
鏡頭千千萬萬種,不過很好分。
按焦段分,就是XX mm 或是 XX~YY mm 那個,就可以分三種,分別是廣角、標準、望遠鏡頭。
標準鏡頭只有一顆,就是50mm。
焦段大於50mm 就叫做廣角鏡頭,越小視角越廣,照得東西越多,但各種變形也越多越大。
焦段小於50mm 就叫做望遠鏡頭,越大視角越小,照得東西越遠,但越容易晃動,越不容易用手持拍攝。
為什麼要叫50mm 為標準鏡頭呢?
因為在底片(又叫銀鹽)的時代,裝在"135"(全片幅,講的是底片大小)的機身上時,50mm 他的視角跟人類的視角差不多大(約47.5度上下)。所以你從觀景窗(Finder)看出去,跟你直接用眼睛看到的背景寬度是一樣大的,所以我們就稱之為"標準鏡頭"。
在底片機的時代,底片大小有很多種。"135"這個底片系統是最多人在用的,有一種叫做"APS"系統,他的底片比"135"的底片小,但是可以使用相同的鏡頭。兩種照出來的相片的差別是什麼呢?因為APS的底片小,所以他照出來的照片,就好像是把135的相片外面裁掉約1/3的框。 135和APS底片(長度或是寬度)比例為2:3,也就是1:1.5。
所以當你用50mm 的鏡頭在APS的系統上拍攝時,你會發現50mm 的背景變小了,不再和眼睛看到的一樣多了,原因很簡單,因為APS的底片比較小,所以旁邊都被吃掉了。那我如果要定義APS的標準鏡頭的話,那是那個焦段呢?很簡單,誰乘上1.5 = 50mm 呢?答案是33mm。所以上下附近的焦段,都可以稱為是APS的標準鏡頭,如:30mm, 28mm, 35mm 等。
數位單眼(DSLR)機身裡面用來代替底片的東西(CMOS or CCD)其大小是用APS系統,Nikon 用的大小跟135比是"1:1.5",而Canon用大小跟135比是"1:1.6"。當然還有其他的大小比例,不過道理都一樣。Canon 的頂級的機身,用的底片系統是135的,所以是"1:1"。因此,又被稱為"全片幅"系統。好壞見仁見智。
135的底片比APS大,同理,135的鏡頭也就比APS大。135的鏡頭由於比較大,所以可以用在APS系統。但APS的鏡頭比較小,如果用在135的系統上,照出來的照片就會外面一圈都是黑色的。專業的說就是"成像圈"比較小,其實就是鏡頭小。
APS的鏡頭到了數位單眼時代,有時會用DX(數位專用鏡頭),或是其他的來代表,不過都是同樣的意思。
稍微講了些系統和鏡頭焦段的概念。接下來來講一下光圈、快門和曝光量。
光圈其實就是水管大小,也就是"進光面積",光圈很大 = 水管很大,光圈開越大,光進來越多,因為進光面積越大。
而快門是一個光的閥門,打開光就進來,關起來光就擋住。快門開的時間長度,就是光進來的時間長度,叫做"快門速度"。
光圈大小(進光面積) X 快門速度(進光時間) = 曝光量 (進光總量,進光面積X進光時間)
(PS: Aperture Size X Shutter Speed = EV, Explosion Value)
不論是DC或是DSLR都可以控制EV(曝光量)。那麼 EV 的意義到底是什麼呢?很簡單:EV= +1 ,整張照片的亮度就變成 EV = 0 的兩倍。EV = +2,照片亮度變 EV=0 的四倍。EV = -1、-2 同理。 由上面的關係式其實可以知道,控制了EV,就是控制了結果,也就是亮度。EV=0 為基準點,+越多則亮越多倍,-越多則暗越多倍,所以那個數字EV=x,其實就是 2x 倍。
可是EV是由A(Aperture光圈) 和S(Shutter快門) 兩個所組合而成的,所以就同一個EV,理論上有無窮多個組合方式。簡單的來說 : A X S = EV,如果EV = 100
A X S = EV
1 X 100 = 100
2 X 50 = 100
2.5 X 40 = 100
4 X 25 = 100
5 X 20 = 100
.
.
.
由此可知,A跟S 可以是任意的組合。問題是,不同的組合有什麼不同呢?
接下來就要講講光圈(A)和快門(S)本身操作上的意義和關聯性。
我們先來講一下快門速度。基本上快門速度是以秒為單位,比如說:1/30秒、1/250秒、1/1000秒、1秒、2秒、30秒、...。小於1秒的,相機上面會以分母加上"表示,如 :30"、250"、1000"、...。大於等於1秒的,相機上面會以數字加上'表示,如:1'、2'、30'、...。
因為 EV= A X S 所以,快門速度快一倍,而光圈不變的話,進光量(EV)就少一半。也就是說,光圈不變的話, 1/30秒的快門 比 1/60秒的快門,其EV亮兩倍。不過快門開越久,照片越容易抖動,也就是所謂的"手震"越嚴重。所以快門開越久,手就得越穩才行,否則照出來的照片就會模糊。如果妳照的東西會動,比如說人、車、鳥、...,他們動也會變成模糊。手震的模糊和主體的模糊其實很好分辨,手震的模糊會整張照片都變成模糊,而主體的模糊只有主體模糊,背景是清楚的。
快門快慢基本上就是用上面的概念來選擇,如果你想要物體很清楚,有被"凍住"的感覺,那就選越快的快門越好;如果你想要背景清楚,但物體模糊,造成"運動"的感覺,那就選慢一點的快門。 快門越慢,會有手震的問題,所以通常會用腳架解決。而夜景或室內,通常快門速度都很慢,因為晚上或室內進光量很少,所以腳架就得出場。人的穩定度有限,因為在怎麼穩定,人都還是會有心跳,所以有人說,腳架是提高畫面素質的最好方法;很多的專業攝影師也建議,使用腳架是進入專業攝影的第一關。
光圈大小是什麼意思呢?為什麼有小數點?
其實光圈大小是指的是與開最大的面積在比較上的比例大小。
怎麼說呢?如果全開是1,那麼把光圈開一半,就是1/2;而把光圈再開一半,就是 1/4;同理再一半的話,就是1/8,依此類推。
所以光圈的大小(面積),用分母來表示,理論上應該是: 1/1、1/2、1/4、1/8、1/16、1/32、1/64、...。 1/1 是比較上最大的光圈大小。
我們如果用半徑的概念來看的話,因為面積開根號之後就是半徑的概念(圓面積 = 拍 X 半徑平方)
所以光圈(半徑平方)如果用分母開根號來表示,應該是:1/1、1/1.414...、1/2、1/2.828、1/4、1/5.656、...
去掉分子來表示,就變成:1、1.414、2、2.828、4、5.656、...
去掉小數點第二位以下,就變成:1、1.4、2、2.8、4、5.6、8、11.2、16、22.4、32、...
不過呢,8之後的都會連小數點都去掉, 也就是:1、1.4、2、2.8、4、5.6、8、11、16、22、32、...
前面再掛一個F(Focus 焦距) F1、F1.4、F2、F2.8、F4、F5.6、F8、F11、F16、F22、F32、...
這就是我們平常看到鏡頭上寫的光圈大小,DC上面的鏡頭也會寫喔。
這裡要強調,數字越小,光圈越大,因為這是面積的倒數開根號!!
也就是說,實際上是 1/(12)、1/(1.42)、1/(22)、1/(2.82)、1/(42)、1/(5.62)、1/(82)、1/(112)、1/(162)、1/(222)、1/(322)、...
不過,中間還會有一些級,其實都是一樣的概念,比如說:F1.2、F3.6、...。 光圈通常會用級來算,F1.4 比 F2 多一級光圈,F2比F4多兩級,依此類推。 因為 EV = A X S,如果 S 不變,那麼光圈往上開一級,光量多兩倍,也就是EV多兩倍。 所以囉,光圈大一級,光量多兩倍。
問題是,光圈那麼大要幹麻?小光圈跟大光圈的差別是什麼?
光圈越大,背景越模糊,也就是景深越淺。而模糊的背景,又稱為散景。
景深,就是照片清楚前後範圍有多深。一個畫面中,最清楚銳利的只有一個平面(對焦平面、焦點),但是可以接受的清楚銳利平面會有一個範圍。淺景深的話,可能拍眼睛時,只有眼睛清楚,睫毛和臉上的毛細孔都是不清楚的;而長景深的話,可以讓整張畫面都清楚都不是問題(泛焦)。 通常,風景的照片會使用長景深,而人像照片會使用淺景深,不過這是技巧使用,沒有一定。
景深除了跟光圈有關之外,其實還與焦段有關,還與對焦平面與主體的距離有關。 簡單的來說,光圈越大,景深越淺;焦段越望遠端,景深越淺;背景離對焦平面越遠,景深也越淺;而景深越淺,背景就會越模糊。
(PS: 光圈越大,景深越淺的原因是因為:如果光圈越大,那麼離對焦平面[焦點]越遠的光線進入感光元件的角度和離對焦平面[焦點]近的光線其進入感光元件的角度其差異就越大,造成前後越模糊)
以上討論完焦段、光圈、快門、景深這四樣之後,就可以來聊聊鏡頭的價格了。
鏡頭的價錢基本上跟幾件事情有關,不過只是一般準則。
焦段離50mm (標準鏡)越遠越貴,因為越難做。
焦段越小,越廣角端 (越大於50mm),變形越多,為了要控制變形,鏡片都會做額外的處理以減少變形。
所以 6mm的 比 30mm的 貴,30mm 的 比 50mm的貴。
焦段越大,越望遠端 (越<50mm),鏡片越多,要處理的鏡片細節越多,越貴,越重。
所以 85mm 的 比 50mm 的貴,600mm 的比 85mm 貴。
光圈越大越貴,光圈越大,表示鏡片可用的範圍越多,鏡片越靠邊緣,越多東西要處理。
所以 F1.2 的比 F1.4 貴,F2.8比 F3.6 貴。
同理套在濾鏡也是一樣的,半徑越大(面積越大)的濾鏡也越貴。
同等級鏡頭,變焦比定焦貴,因為鏡片越多,要處理的東西越多。
變焦鏡頭還有分定光圈和變光圈,比如這兩支:
18-50mm F 2.8 和 18-50mm F4 ~5.6 那隻貴?差別在哪?
很簡單,變光圈比較便宜,所以後面那隻便宜。
為什麼要有變光圈呢?
前面有提到,越靠近鏡片邊緣,越難處理,也越多東西要處理;而光圈越大,就要越要處理鏡片邊緣。
所以如果不處理某些鏡片的邊緣,就可以降低鏡頭成本,所以變光圈的鏡頭比定光圈的鏡頭便宜。
除了這些可以"量化"的東西會造成價格上的不同之外,還有一些是"質化"的東西。
淺景深的模糊(散景)美不美?有沒有融化的感覺?二線式散景嚴不嚴重?
抗耀光(逆光造成)效果好不好? 逆光高反差時的紫光是否常出現?
變型控制如何?邊緣是否容易失光?
鏡頭照出來的色澤?透明?厚重? 鏡頭本身的塗裝? . . .
有這麼多的變數會影響一顆鏡頭的價值,而且"質化"的部份有很多都是看個人主觀認定的。
有的人討厭,但有的人卻喜歡。 所以選擇鏡頭之前,得先暸解你想要怎樣的鏡頭。
之前問到的第二個問題,其實就對應到了你所要選擇的焦段。 要買那個焦段的鏡頭?這其實只要解決問題2,就可以解答。
d. 我想要照寬廣細緻的"風景",有光芒的"夜景",水流如絲絹般的"溪曝",下雨拍出的"雨絲效果"。
啥都行,重點在"腳架",跟把光圈縮小。光圈越小,景深越大,越清楚;光圈縮小,也會使得快門速度相對變慢,造成"動作效果"。
不過,每個鏡頭都有其最佳畫質的工作光圈,可以去查。一般使用的鏡頭,其最佳光圈多落於F4、F5.6、F8 這三個地方,過小的光圈也會造成畫面品質下降。
風景:F8
星芒:F11 或更小
溪曝、雨絲:重點在快門速度,越慢,動作畫出的線越長。
e. 我想要照背景糊糊的"淺景深人像",按照大小又分~"大頭"、"胸部以上"、"半身"、"全身"。
越望遠端的鏡頭,或是光圈越大的鏡頭,都有較淺的景深。
不過,鏡頭公司會為了其散景的美感,而特別設計,通常這種鏡頭被稱之為人像鏡頭。
我是用 Nikkor 85mm F1.4。 Nikkor 是 Nikon 的鏡頭牌子。
f. 我想要照婚禮、街景,可以開閃光燈,又稱~"人文紀錄"。
啥都可以,因為可以開閃光燈,所以快門速度都足夠用來"凍結"當時的情景。
不過以我拍婚禮的經驗,變焦鏡頭比較適合拍婚禮、宴客,因為沒有時間換鏡頭,一換可能就失去了一些重要的照片。
我目前只有使用過 Sigma 30mm F1.4 拍過婚禮,沒有使用閃光燈。
用大光圈來提高快門速度(因為大光圈進光量大,快門速度就會提高。EV = A X S),缺點是大光圈會造成景深太淺,所以合照的時候會對焦平面的人清楚,前後的人就模糊了。
所以囉,我也想買個閃光燈啦~~~
g. 我想要照小花小草小蟲,又稱~"微距攝影"。
請買微距鏡頭,也叫 micro 鏡頭。當然也有分焦段,還有分放大倍率,最大當然是1:1囉。
想要遠遠的拍,不吵到小蟲,那就得用比較望遠端的micro來拍攝。
h. 我想要照我房間裡小Baby,跟同學吃飯時記錄,可是不能開閃光燈(聽說閃燈太亮,會影響小baby的視網膜,有時也不想破壞餐廳用餐氣氛),又稱~"低光源人像"。
大光圈的廣角鏡頭,我強力推薦 Sigma 30mm F1.4。
因為低光源又不能開閃燈,所以只能用大光圈的鏡頭,為什麼不選望遠端的鏡頭的原因也很簡單,因為跟主體的距離比較近。
你總不想吃飯吃吃,還得先往後面跑個5步再來拍吧?人都走了...
i. 我想要照像婚紗、廣告裡一樣的照片,背景很有氣勢的"廣角人像"。 廣角鏡頭,通常會考慮變形,變形多變形少都有人用,看需要的效果而定。
我個人是使用 Sigma 10-20mm F4~5.6 這顆。
j. 我想要照像衣服雜誌裡面的照片一樣,照片白白濛濛的,最好還有光斑在人身上。我稱之為"逆光人像"。 (ps: 目前我只遇到子文有這個需求)
啥都行,最好選擇老鏡頭,抗耀光很弱,通常很便宜。
k. 我想要偷拍,拍鳥,拍人,拍XXX,又稱"望遠攝影"。
望遠端鏡頭,以不驚動主體為原則,拍鳥可能要 400mm ~ 600mm才夠,通常得搭配腳架使用。
終於到了關鍵問題:定焦鏡和變焦鏡要怎麼選? 原廠鏡和副廠鏡頭要怎麼選?
老話說得好,魚與熊掌不可兼得。
定焦鏡的焦段固定了,所以他只能拍那個廣度的東西,要拍其他焦段的東西,就得換鏡頭;但是與同級的變焦鏡頭相比,畫質會比較好,而散景"通常"也會比較好看,但沒有一定。
變焦鏡的焦段可調,所以他可以拍焦段範圍內廣度的東西,只要旋轉變焦環,非常方便;但是變焦鏡的畫質差"一點點",散景也差"一點點",不過在數位的時代,人眼不見得分得出兩者的畫質上的差別,而散景好壞也是見仁見智。
原廠鏡頭通常比要好,定光圈、抗耀光強、變形控制好、塗裝好、還會鑲金牌、綁紅線 ... 不過都很貴,C/P 也不高 ( Cost / Pay )。
副廠鏡頭通常為了降低成本,通常會犧牲一些東西,比如說:變光圈、放棄一些變形控制、塗裝差一些、鏡片用塑膠鏡片...,不過大部分C/P比較高。
知道了這些,那問題是怎麼買?
老話一句:你要拍啥,你要花多少錢,你要求畫質還是方便,你有原廠情節嗎(原廠一定比較好,非遠廠不買)?
舉我的例子來說:
你要拍啥?我要拍人像,室內不開閃燈。(所以要選大光圈)
你要花多少錢?7萬以內。(而且我很想買Nikkor 85mm F1.4,我有奶油散景情結… Orz)
你要畫質還是方便?畫質(所以可以將定光圈列入選擇)
你有原廠情節嗎?沒有
如此一來,就跑出了我的配備
Nikon D50
NIKKOR 85mm F1.4 AF
SIGMA 30mm F1.4 AF
SIGMA 10-20mm F4-5.6 AF
就是這樣囉~~~ 我是不是該寫個 Java Script ,做一做測驗,就知道你要買啥了?
其實講了那麼多,最後的結論就是~ 怕麻煩就買變焦鏡,有錢人就買原廠。哇哈哈~~
Orz .... Sadless 上
2007年3月28日 星期三
這樣也行!! 提供各式各樣看Flickr 圖片的方式
http://splashr.com/
各式各樣帥氣的看圖方式!!
進去網頁後,填入你的userid,選一個喜歡的方式,按下 Next>> 就可以囉~~
之後會出現網頁,有兩種可以選,一種是彈跳出視窗,一種是鑲在網頁裡。
不過實際上去看之後,因為圖都有壓縮失真的現象,反而看起來質感有點糟!!
目前使用了 Desktop (Sadless 新貨展示區,這個有點馬賽克了...,不過很炫麗。) 以及 Scribble (最後面的 Sadless Best Capture,這個畫質很好,沒有失真。)
各式各樣帥氣的看圖方式!!
進去網頁後,填入你的userid,選一個喜歡的方式,按下 Next>> 就可以囉~~
之後會出現網頁,有兩種可以選,一種是彈跳出視窗,一種是鑲在網頁裡。
不過實際上去看之後,因為圖都有壓縮失真的現象,反而看起來質感有點糟!!
目前使用了 Desktop (Sadless 新貨展示區,這個有點馬賽克了...,不過很炫麗。) 以及 Scribble (最後面的 Sadless Best Capture,這個畫質很好,沒有失真。)
Flickr Services & Flickr bits ~ API & APP
Flickr Services
這裡收集了所有經過Flickr認證可使用的 API,想寫點什麼嗎?來這看看。
http://www.flickrbits.com/
這裡則是收集了用Flickr API 所開發的APP和Plugin,甚至有小遊戲呢!!
這裡收集了所有經過Flickr認證可使用的 API,想寫點什麼嗎?來這看看。
http://www.flickrbits.com/
這裡則是收集了用Flickr API 所開發的APP和Plugin,甚至有小遊戲呢!!
2007年3月27日 星期二
Flickr Badge~秀圖機
有兩種選擇:一個是靜態照片,一個是動態播放照片;分別是 HTML badge 和 Flash badge。
靜態的可以選成是 randomly的,動態的沒什麼可以改的。
Create your own Flickr badge
靜態的:
動態的:好像沒辦法直接放在這裡@@,研究中...,目前只能放在有支援CSS的script裡面。
靜態的可以選成是 randomly的,動態的沒什麼可以改的。
Create your own Flickr badge
靜態的:
動態的:好像沒辦法直接放在這裡@@,研究中...,目前只能放在有支援CSS的script裡面。
在Blog裡直接秀Flickr SlideShow!!
http://webdev.yuan.cc/famaker.php
Flickr 的 html 生成!! 可以在網頁裡直接 SlideShow!! Oh, my God!! 真是太神奇啦~~
不過這樣放好像有點大...orz...
而且有個壞處,有的時候會 "No such photos found",也就是找不到圖片,只能按按F5重新整理才會出現圖片,唯一美中不足的一點,我個人覺得是非常大的缺點。
Flickr 的 html 生成!! 可以在網頁裡直接 SlideShow!! Oh, my God!! 真是太神奇啦~~
不過這樣放好像有點大...orz...
而且有個壞處,有的時候會 "No such photos found",也就是找不到圖片,只能按按F5重新整理才會出現圖片,唯一美中不足的一點,我個人覺得是非常大的缺點。
2007年3月25日 星期日
希臘字母念法
字母 | 拼寫 | 音標 | 字母 | 拼寫 | 音標 | ||
Α | α | alpha | ['AlfE] | Ν | ν | nu | [nju:] |
Β | β | beta | ['bi:tE,'beitE] | Ξ | ξ | xi | [gzai,ksai,zai] |
Γ | γ | gamma | ['gAmE] | Ο | ο | omicron | [ou'maikrEn] |
Δ | δ | delta | ['deltE] | Π | π | pi | [pai] |
Ε | ε | epsilon | [ep'sailEn,'epsilEn] | Ρ | ρ | rho | [rou] |
Ζ | ζ | zeta | ['zi:tE] | Σ | σ | sigma | ['sigmE] |
Η | η | eta | ['i:tE,'eitE] | Τ | τ | tau | [tR:] |
Θ | θ | theta | ['Wi:tE] | Υ | υ | upsilon | [ju:p'sailEn,'ju:psilEn] |
Ι | ι | iota | [ai'outE] | Φ | φ | phi | [fai] |
Κ | κ | kappa | ['kApE] | Χ | χ | chi | [kai] |
Λ | λ | lambda | ['lAmdE] | Ψ | ψ | psi | [psai] |
Μ | μ | mu | [mju:] | Ω | ω | omega | ['oumigE] |
古希臘字母讀音和寫法圖示
http://www.cawhi.com/show.aspx?id=5843&cid=12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