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線區域網路的第一個標準802.11由IEEE在1997年正式確認,它是所有後續協議的基礎。
在實體層定義了三種具體的實體訊息通道:紅外方式、跳頻方式和直接序列擴頻方式,採用BPSK和QPSK兩種調變方式,數據傳輸速率為1Mbps和2Mbps,工作在ISM 2.4GHz頻段。
其MAC層定義了數據訊框格式、多址方式、訊息通道共享模式以及網路結構和安全性等。
802.11b/a/g主要在實體層上做出改進。

802.11n試圖增加實體層數據訊息通道的使用,提高速度,使超過100Mbps的速率不再是夢想,甚至有報導稱可以達到320Mbps的最高速率。
802.11i/e/f等標準主要在MAC層上對無線區域網路的安全性、QoS控制和漫遊等方面
802.11h是歐洲版的‘802.11a’
802.11j是日本版的‘802.11a’
802.11k是為方便WLAN網路管理而設
802.11m用於對802.11各標準進行維護
802.11p主要應用於智慧交通領域的無線連接
802.11r對802.11的快速漫遊進行了改進將能保證焦點間連接的無縫性
802.11s對802.11增加了mesh網路的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