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dless is a good man, but you can not see it through.

2009年12月18日 星期五

Sadless 的手沖咖啡~實驗心得:

Sadless 原創,歡迎連結引用。原來只是想記些想法與實驗結果,沒想到越寫越多...

  • 手沖咖啡 Youtube影片收集
(將咖啡因子分為兩種,好喝的咖啡因子和不好喝的大顆粒苦味因子,我認為很有道理!!)(提到水粉分離,泡沫破洞這個詞)(無限次斷水的DEMO,我沒喝,也不知道好不好喝,感覺粉用很多。不過沖咖啡的主人,手也太強了,手直接拿法蘭絨,都不會燙就對了!!)

  • 手沖咖啡的需要器具:
  • 咖啡豆。我都在新竹光復路,清大對面一間Eris咖啡店購買,可以打電話外送,很方便,(03)5734834,星期一公休。裡面的莊園豆種類超過百種,可以一次買半磅,還可以打電話預定烘焙數量與烘焙度,客制化烘焙。豆子不便宜,不過因為有仔細選豆,所以品質非常好。目前我有拿來跟怡客,Starbucks,Tiamo等連鎖咖啡店的相同類型的咖啡豆比過,只能說一分錢一分貨。想找真正有果酸味的低烘焙咖啡豆,可以來這邊找。老闆和老闆娘都很熱心,會一一介紹,也會幫初學者入門。想當初,我也是從這裡開始敗家的...
  • 手沖細嘴壺。較容易控制沖水的水量。也是在Eris買的。老闆自己找人代工的,500一隻,便宜好用。
  • 濾紙。因沖泡人數的不同,有不同的濾紙,我目前使用的是Tiamo的1~4人錐形濾紙。復興北路上,靠近中山國中捷運站有一間門市,40張一盒,有比較便宜。
  • 濾杯。有各種形式。我現在喜歡用Uniflame的不鏽鋼線錐形空心濾杯,沖泡速度較快,好洗不怕摔破,摺疊好攜帶。(Uniflame Coffee Banet,1~2人)
  • 咖啡壺。上面放濾杯,用來接咖啡,我直接拿locker-locker的杯子裝,不會摔破,可以直接拿來喝,還可以看到現在沖了多少 cc 數。
  • 廢液杯。第三次沖水後,在濾液還沒流完時,用來接咖啡液。負責裝不舒服的大顆粒苦味分子。
  • 磨豆器。我用Hario的手動磨豆器,轉5格。磨豆處上面有蓋子,豆子不會噴出來(MSS-1B)。電動的機器,便宜的通常是用刀片旋轉去砍豆子,俗稱砍豆機,跟果汁機類似,產出的粉其粗細較不一致。電動用磨的通常很貴,所以我目前選擇用手動,便宜又可以產出粗細一致的粉。
  • 快煮壺。煮開水用,我用德國百靈Barun的快煮壺,非常方便。( WK200)
  • 礦泉水。我都用悅氏礦泉水,全聯買比較便宜,有時候家樂福更便宜。
  • 電子溫度計。我用棒棒糖溫度計,防水可洗,測溫快,去光華商場樓上找溫度計專賣店,有便宜到。(E-3630)

  • 基本手沖步驟(三沖斷水法):
  • 量豆子重量,我都拿Hario磨豆器下面那個來當量杯,裝滿磨完剛好兩杯份。
  • 磨粉,現磨最香,是泡咖啡最重要的關鍵之一。
  • 濾紙折好放在濾杯上,濾杯放在咖啡壺上,旁邊廢液壺待命。
  • 旁邊細嘴壺裡面放溫度計待命。
  • 水煮滾後,先沖空的濾紙,濾紙溼透,其餘滾水倒入細嘴壺待命。
  • 等濾紙裡面的水滴完,拿起濾杯,將咖啡壺裡的水倒入廢液壺。
  • 將濾杯放回咖啡壺上。
  • 在濾紙中放入咖啡粉,搖平,中間挖深洞。
  • 等待細嘴壺中的溫度計溫度到達設定的溫度,如90.5度。
  • 開始用細嘴壺第一次沖水,小水量,約三分之一水量,以快要滴出咖啡液為原則。
  • 咖啡粉膨脹,悶蒸30~40秒。
  • 第二次沖水,小~中水量,可超過第一次的沖水線1~2公分,也可不超過第一次沖水線。中央出現白色泡沫溢出。
  • 第三次或第四次沖水,中~大水量,不超過第二次的沖水線,泡沫變薄,出現破洞。
  • 泡沫破洞,或是達到預設咖啡量,即可將濾杯移置廢液杯上。
  • 搖晃咖啡壺,使咖啡均勻,完成。

  • 咖啡粉與水的對應關係:
  • 一杯份 10g上下,沖100cc ~ 180cc 的量。
  • 兩杯份 18g,越多越遞減粉量。
  • 粉量看個人口味喜好,粉越多咖啡越濃。
  • 沖水量看個人口味喜好,水越多咖啡越淡。
  • 注意:粉越多,使用的濾紙厚度要配合,濾紙有寫適用人數。太多粉會使得粉太厚,水會沖不動粉。水會直接往濾紙流,沖不到粉,反而沒沖出味道,浪費粉。
  • 注意:水越多,後期會沖出不舒服的大顆粒咖啡因子,造成不舒服的苦味,不建議。加水量的沖法會沖出所謂美式咖啡的咖啡水。倒不如先泡出濃的,再直接加水稀釋比較好。
  • 大顆粒的苦味因子是咖啡不好喝的主要原因,因為大顆粒苦味因子會卡在舌頭上,揮之不去,造成不好喝的苦味主因。

  • 咖啡保存方法:
  • 不要先磨好。因為磨粉後,咖啡粉與空氣接觸面積變大,氧化變快,很快變質。咖啡豆接觸空氣面積較小,氧化較慢。
  • 不要冰。因為烘焙之後,需要室溫來發酵一周。烘焙一週後為最佳飲用期,逐日遞減。
  • 不要見光曬太陽。
  • 不要接觸空氣。因為會加速氧化。

  • 咖啡的最佳飲用期:
  • 咖啡粉應於烘焙完,經室溫發酵一週後,可開始飲用。
  • 發酵後兩週內,為最佳適飲期。風味會因氧化而逐日遞減。

  • 咖啡烘焙程度的對應關係:
  • 烘焙度越高,顏色越深,因為溫度使咖啡豆裡面的糖分焦糖化。
  • 烘焙度越高,焦糖化的苦味越重,焦糖香味越重。
  • 烘焙度越低,咖啡越酸。越好的咖啡豆,有越濃郁多層次的果酸味。
  • 越便宜的咖啡通常烘焙度越高。因為差的咖啡豆,本身的原味或酸味不舒服,因此提高烘焙度將其去除,以焦糖的苦味與香味代替。
  • 迷思:不是咖啡的酸味不好喝,而是你沒喝到好喝的咖啡果酸味。
  • 烘焙度越高,原味與酸味越少。好的豆子不應過深烘焙,浪費果酸味。
  • 烘焙度越高,水分越少,保存越久。
  • 烘焙度越高,第一次加水悶蒸時,越容易膨脹,因為越容易吸水。
  • 烘焙度越高,豆子越酥,越容易磨。烘焙度越低,豆子越硬,越難磨。
  • 烘焙度越高,苦味越重,越適合加味咖啡,如拿鐵,卡布奇諾,較不會被牛奶味蓋掉。
  • 烘焙度越高,越容易有大顆粒苦味因子影響口感。

  • 咖啡研磨程度的對應關係:
  • 粉越細,第一次加水悶蒸,越容易膨脹,悶蒸效果越好。
  • 粉越細,咖啡越容易變苦。因為大顆粒苦味因子越容易被沖出,因此水量應相對減少縮短沖泡時間
  • 粉的粗細越一致,咖啡越好喝,口感越相同。

  • 水溫的對應關係:
  • 水溫越高,第一次加水悶蒸,越容易膨脹,悶蒸效果越好。
  • 水溫越高,大顆粒苦味因子越容易被沖出,因此水量應相對減少,縮短沖泡時間
  • 水溫越高,越容易破壞果酸味,使得酸味走味。
  • 水溫越高,酸味與苦味越容易失去平衡。
  • 我第一次泡的咖啡粉,通常是從91度開始試驗,之後調高調低看看口感。


  • 空沖濾紙的四個目的:
  • 沖掉濾紙漂白劑(可買無漂白濾紙)。
  • 讓濾紙服貼於濾杯。
  • 讓濕的濾紙整個過濾速度相同。不會因為乾的濾紙在過濾時吸水,而導致流速不同。
  • 加熱底下的容器,減少溫差,減緩咖啡液降溫速度。

  • 放粉的基本原則:
  • 放粉後要搖平。
  • 粉中央要挖個大洞,想像每一部分的粉和濾紙之間的距離都是一樣厚,這可以使得第一次沖水較容易均勻悶蒸膨脹。

  • 沖水的基本原則:
  • 沖水都是從中央開始沖。
  • 不要沖到濾紙。
  • 中央沖水三秒後開始順時針螺旋往外畫到離濾紙0.5公分處,再順時針螺旋往內,停在中間。
  • 沖水高度要15公分以上,這樣才能讓水柱有力量翻滾咖啡粉,達到讓熱水均勻接觸咖啡粉的目的。
  • 翻滾咖啡粉,才不會讓咖啡粉沉澱在下面,黏住底下,導致過濾速度變慢,大顆粒苦味因子容易跑出,造成咖啡不好喝的苦味。
  • 沖水以不超過第一次沖水的高度線為原則,因為超過後,水會直接從濾紙跑掉,不會沖到粉。水過多,水柱也不容易翻滾咖啡粉,咖啡粉也容易黏住。

  • 第一次沖水的目的,悶蒸(最重要):
  • 悶蒸咖啡粉30~40秒,讓咖啡粉吸水膨脹,咖啡粉體積變大,讓咖啡因子容易沖出。
  • 粉量多時,也可以分兩次注水來悶蒸。也可視為悶蒸兩次。分兩次注水,以不滴出咖啡液為原則。

  • 第一次沖水的原則:
  • 水量小。
  • 中間沖水,不要往旁邊沖掉挖出來的粉壁。
  • 以底下快要滴出咖啡液為原則。

  • 第一次沖水的現象,膨脹:
  • 咖啡粉會如蛋糕般膨脹,因為咖啡粉受熱吸收水分。
  • 咖啡粉接著會縮下去,因為空氣被擠壓出來,或是下面開始滴出咖啡液。
  • 冒泡:因為沖水不均勻,導致壓力不同,空氣從壓力較小的地方冒出,太早縮陷,會使得部分咖啡粉悶蒸不足。
  • 沒有膨脹,直接塌陷:咖啡粉沒有吸水膨脹。可能原因:粉不新鮮,粉太粗,粉烘焙程度較低,水不夠熱。

  • 粉膨脹的對應原因:
  • 粉越新鮮,粉越容易膨脹。
  • 粉烘焙度越高(越黑),粉越容易膨脹。應該減少水量,以減少大顆粒苦味因子沖出。
  • 粉越細,粉越容易膨脹。應該減少水量,以減少大顆粒苦味因子沖出。
  • 水越熱,粉越容易膨脹。應該減少水量,以減少大顆粒苦味因子沖出。

  • 粉沒有膨脹就算失敗:
  • 不見得。因為新鮮的粉加上比較低溫的水(如:88度),會造成粉不太膨脹,可是卻可以沖出果酸味出色的咖啡。因此,還是得看最後的成品口感。是否悶蒸膨脹只是參考。

  • 第二次沖水(斷水沖法)
  • 在第一次的沖水悶蒸後,以沖水的基本原則,開始沖水。
  • 中央會出現白色泡沫,可沿著該白色泡沫邊緣沖水。
  • 可使用比小水量大一點的水量,以讓咖啡粉翻滾。
  • 以沖到第一次的水線,或超過1~2公分為原則,過多咖啡會出現不好喝的大顆粒苦味因子。
  • 第二次沖水不停,可以直接接第三次沖水,斷水與不斷水以口感為原則,沒有固定。

  • 第三次或第四次沖水(斷水沖法)
  • 在第二次的水還沒濾完之前,以沖水的基本原則,開始沖水。
  • 沖水時可使用較大的水量,以讓咖啡粉翻滾。
  • 以沖到第二次的水線為原則,過多咖啡會出現不好喝的大顆粒苦味因子。
  • 泡沫會開始出現破洞。
  • 將濾杯移動到廢液杯上。
  • 搖動咖啡壺,均勻混合咖啡液。(前段咖啡較濃,後段較淡,需均勻混合)

  • 判斷何時將濾杯移到廢液杯上:
  • 沖到泡沫出現破洞(水粉分離),即可移動,因為咖啡因子幾乎都已沖出。
  • 已沖出預設的咖啡量,即可移動。如:20克粉,120cc。這種情形會出現在使用較多的咖啡粉,或是較多次的斷水沖法。
  • 好的咖啡豆,有時候可以沖出比較多咖啡後才出現泡沫破洞。
  • 深烘焙的咖啡豆,也可以沖出比較多的咖啡後才會出現泡沫破洞。
  • 泡沫破洞只是一個參考,應以飲用口味與手法為準。
  • 三次沖水是一個概念,也可以再第一次悶蒸後,直接不斷水一直沖,也就是只斷水一次。而超過三次的沖水,如四次沖水或是n次沖水都是可以的,可以觀察泡沫,配合沖水的量,並配合飲用口味為準。
  • 如果每次沖水的量很多,就減少沖水的次數﹔相反的,如果沖水的量很少,每就可以有多次的沖水。在第三個影片收集裡就是一個極端的例子,他不論是悶蒸,或是每次的沖水都只有一點點,配合多次的沖水來進行。關鍵在於悶蒸,後面的沖水的次數就看各家手法不同。
  • 越多次斷水,咖啡會越濃,因為越多次的斷水,其沖水量就越少,水停留的時間越久,會使咖啡粉有越充足的時間吸水膨脹,也讓水吸收越多的咖啡因子。

  • 以下為Sadless的猜測:
  • 多次斷水似乎須要更多的咖啡粉,否則好喝的咖啡因子其總量固定,在前期,水就已經將咖啡因子帶出,後期會出現大顆粒苦味因子。簡單的來說,要讓咖啡濃,可以用更多的咖啡粉,以及更多次的斷水來達成。至於水量的部分,完全要看當時的情況而定,唯一的原則就是不要沖出大顆粒苦味因子。

2009年8月4日 星期二

如何唱到心裡

把共鳴腔與注意力放在胸腔,感染力越多。

胸腔:感染力、厚度、鬆度
頭腔:銳利度、殺傷力、穿透度
喉腔:壓力
壅垂:難過程度、哭腔。


2009年5月15日 星期五

10. 數學排版

10. 數學排版


latex 跟圖相關的, \usepackage

在 \documentclass[journal]{IEEEtran} 的下面 加入這個 package

\usepackage{graphicx}

然後可以指定圖的path, 如:

\graphicspath{{./eps/}}

這樣一來, 後面的 \includegraphics{} 就只要寫檔名即可

//=========================================================

• h: 放在此處• t: 放在頂端• b: 放在底端• p: 在本頁

都不寫, Latex會自己放, [htbp] 都寫, Latex 會放在這一頁, 自己放

\begin{figure}[h]

\center

\includegraphics [width=5cm, angle=130]{./fig/Diagram1.eps}\\

\caption{Caption_for_figure_description}

\label{Label_for_reference}

\end{figure}

//=========================================================

reference Fig~ref{Label_for_reference}

//=========================================================



出現 "! undefined control sequence" "\includegraphics"

使用 WinEdt

如果出現 "! undefined control sequence" "\includegraphics"

得在 \documentclass[journal]{IEEEtran} 的下面加上

\usepackage[dvips]{graphicx}

之後使用

Latex 產生 dvi

再用 dvi2pdf產生 pdf 即可



2009年4月23日 星期四

Dia存檔後打不開的問題

Dia 這個繪圖軟體不支援中文檔名以及路徑,所以要把圖存到全部英文的路徑下才打得開。



2009年4月10日 星期五

TeX/LaTeX 相關

LaTex 用法手冊 TeX/LaTeX 語法概說

Lyx 要把.lyx檔案存在 c:/program/lyx16/的 下面


TW的TexLive install-tl.zip 載點 http://ctan.cdpa.nsysu.edu.tw/systems/texlive/tlnet/2008/
如果這個掛了,去這邊換一個站試試看 http://www.ctan.org/tex-archive/CTAN.sites

Lyx Download http://www.lyx.org/Download






2009年3月19日 星期四

浩博科技讓集合式住宅和酒店業的乙太網路資料透過同軸電纜傳�

浩博科技讓集合式住宅和酒店業的乙太網路資料透過同軸電纜傳�


未來的社交網絡名片 Poken握握手就能交換線上身份資訊-Yahoo!奇摩新聞

未來的社交網絡名片 Poken握握手就能交換線上身份資訊-Yahoo!奇摩新聞


市調:「開店平台」比「拍賣網站」認同度高-Yahoo!奇摩新聞

市調:「開店平台」比「拍賣網站」認同度高-Yahoo!奇摩新聞


蔡明介:小筆電山寨機是破壞性創新代表產品-Yahoo!奇摩新聞

蔡明介:小筆電山寨機是破壞性創新代表產品-Yahoo!奇摩新聞


好朋友在哪?雅虎也推搜尋軟體-Yahoo!奇摩新聞

好朋友在哪?雅虎也推搜尋軟體-Yahoo!奇摩新聞


日將利用煉鋼爐渣培養海藻 擬吸收CO2-Yahoo!奇摩新聞

日將利用煉鋼爐渣培養海藻 擬吸收CO2-Yahoo!奇摩新聞


百年西雅圖郵報 改版網路報-Yahoo!奇摩新聞

百年西雅圖郵報 改版網路報-Yahoo!奇摩新聞


非google的台灣街景車 Street View in Taipei City-Yahoo!奇摩新聞

非google的台灣街景車 Street View in Taipei City-Yahoo!奇摩新聞


GPS手機 賞花資訊報你知-Yahoo!奇摩新聞

GPS手機 賞花資訊報你知-Yahoo!奇摩新聞


發『網路簡訊居然天天完全免費』,讓大家可以省省省的超級妙�

發『網路簡訊居然天天完全免費』,讓大家可以省省省的超級妙�


看好So-net數位加值服務內容 中華電信入股30%-Yahoo!奇摩新聞

看好So-net數位加值服務內容 中華電信入股30%-Yahoo!奇摩新聞


2009年3月5日 星期四

"資訊人權貴" 之家

http://blog.ofset.org/~ckhung/b/

數學類: 觀念與工具(gnuplot), 線性代數, DrGeo 幾何教學
理論類: 演算法, 線性規劃
程式設計類: 通論, perl, c, c++, tcl, tk, 雜記
指令類: 命令列讀本, 命令列觀念, 系統管理, slax,
其他: inkscape/SVG



graph

http://en.wikipedia.org/wiki/Transpose_graph

http://en.wikipedia.org/wiki/Graph_theory

http://blog.ofset.org/~ckhung/b/dm/brgr.php

terminology:

vertex, edge, relation, graph, binary relation

origin, destination, incident vertex, incident edge

adjecency matrix, adjecency link, dense graph, sparse graph

symetric relation, undirected graph

non-symetric relation, directed graph

asymetric relation

antisymetric relation

inverse relation, transpose graph, reverse graph

complement relation, complement graph

http://blog.ofset.org/~ckhung/b/dm/graph.php

successor, predecessor, neighbor

in-degree, out-degree

loop

parallel edges

simple graph

isolated vertex

simple path

b is accessible from a

b is reachable from a

simple cycle

connected, disconnected

connected component

weighted graph

subgraph

spanning tree, minimal spanning tree

spanning forest

directed acyclic graph, DAG

complete graph, Cn取2, Kn = n(n-1)/2

bipartite graph, Kmn = mn

articulation point, bridge

separable graph, non-seperable graph, biconnected graph

maximal biconnected graph, biconnected component

maximal strongly connected graph, maximal strongly connected component

strongly connected component ===> DAG , component ===> Vertex

one-to-one correspondence

isomophism, isomophic graphs, automophism

planar graph

dual graph

Euler's Equation : v-e+r = 2

homeomorphic

http://blog.ofset.org/~ckhung/b/al/graph.php



2009年3月4日 星期三

珍惜與專注

原來,珍惜與專注是力量的來源。



2009年2月20日 星期五

10g 的粉還是只兌100cc的水比較好喝~有時候節省反而是浪費

手沖咖啡, 10g 粉兌100cc 水, 水多了, 咖啡就開始難喝了.

一開始, 總覺得浪費, 10g粉才泡出100cc 的咖啡.

總用個300cc水下去沖, 量比較多, 看起來也比較省.

但是跟100cc水沖出來的比較, 總還是100cc沖出來的咖啡比較好喝.

想想, 量雖多了, 質卻減了.

不僅減了, 還是大減.

如果要喝這樣的咖啡, 就不用去買這樣好的咖啡粉了.

想想自己的目的是什麼?

是喝很多的咖啡? 還是很好喝的咖啡?

突然想到了一個名詞~邊際價值(Margin Value).

所以, 有時候節省反而是浪費.

就這樣浪費了好的咖啡粉了.

10g 的粉還是只兌100cc的水比較好喝.